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不连
2007-02-25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91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早期处理不当,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易造成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在治疗上仍是一个难题。我院自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骨不连38例,其中感染性骨不 连30例,非感染性骨不连8例,经随访效果满意。该疗法具有无需广泛切开,创伤小,对全身干扰小,可早期活动骨折上下关节,而达到骨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同步效应。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治疗方法 较多。但由于早期处理不当,尤其是开放性骨折易造成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在治疗上仍是一个难题「1」。我院自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骨不连38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8例,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20~62岁,其中感染性骨不连30例,有28例原为开放性骨折在外院早期处理不当而形成感染性骨不连,有2例原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内固定后伤口感染而致。非感染性骨不连8例为闭合性骨折,6例为跟骨牵引夹板外固定,过牵而致骨不连,2例为由于手术内固定选择不当,而致骨不连。本组病例均在伤后半年以上,X线照片显示不同程度的硬化,园钝及骨髓腔闭塞等骨不连征象。 治疗方法:8例单纯骨折不愈合,行切开复位,有内固物者取出,骨折端切成新鲜创面,用外固定器加压固定。30例感染性骨不连,将胫前贴骨疤痕、溃疡、骨感染外露均行病灶切除,清除内固定,将骨断端切成新鲜创面,骨折端加压,根据切除后创面部位大小可选用胫前肌瓣,或局部转移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及骨折端裸露面。上述手术中,对腓骨骨折已愈合需凿断,以便胫骨易于对位。术后14天拆线后下床活动,骨愈合后解除外固定器。
治疗结果:8例单纯骨折不愈合,经手术后均在12~16周骨愈合,30例感染性骨不愈合有3例局部皮肤溃疡较大,作皮瓣后局部皮肤少许坏死,经交换敷料而愈。术后14~18周骨愈合,本组38例有1例针眼轻度感染,解除外固定后交换敷料愈合。经随访半年到1年,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满意。
典型病例
例1,某男,30岁,左小腿开放性骨折,清创,钢板内固定术后半年感染性骨不愈,骨端外露,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钢板取出,局部转移皮瓣修复骨折端裸露面。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固定后,术后14天拆线后下床活动,术后14周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支架,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例2,某男,28岁,因左小腿开放性骨折在外院行钢板、螺钉,钢丝内固定,术后1年感染性胫骨骨不连,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内固定取出,修整骨折断端为新鲜创面,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加压固定,术后14天拆线下床活动,术后15周骨愈合解除外固定器。
讨 论
1、骨不连原因分析:①感染:感染会引起过度充血,增加骨折端坏死与吸收,破坏血管再生与骨痂形成。严重感染可因骨断端的吸收而形成较大的骨折间隙,感染又常因未能牢稳固定骨折而造成固定不良的后果,骨折修复过程可完全中断 ,本组30例感染性骨不连,骨折端均有间隙,骨端硬化等。②固定不良:固定未达到牢稳控制骨折断端对位和保护正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及嫩弱骨痂,剪式应力将促使骨折区域产生纤维组织,破坏骨折愈合的正常进程。本组4例,虽钢板内固定,但骨折端钢板固定的对侧有一间隙。③过度牵引:过度牵引将造成骨折端分离,特别是用过重的力量维持较长时间的牵引将造成肌肉弹性损害,使肉芽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因牵张力而被绞窄,骨折可迟延愈合或发生不愈合,本组6例由于过度牵引而致骨不连。④软组织嵌入,骨断端间嵌有肌肉组织、将阻障骨折连接。本组有2例手术时发现有软组织嵌入。⑤手术粗暴,广泛剥离骨膜,单纯螺钉内固定,长度不足未穿出对侧骨皮质,螺纹太靠近骨断面。单道钢丝缠绕使内固定强度不够,术后未做适当外固定,或过早负重。本组有8例内固定选择不当而致骨不连。
2、骨不连治疗方法选择:骨外固定器特别适用于治疗感染性骨折与感染性骨折不连接,对局部软组织菲薄或瘢痕广泛的骨折不连接,骨外固定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有避免分期手术疗法的优点。我们选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可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对位,并因骨折断端间产生静态摩擦而加强固定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骨愈合。
3、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骨不连优点:①对难以固定的复杂骨折提供有效固定。②穿针远离骨折端,不加重骨折局部血运破坏,体外固定装置不影响伤肢血液循环。③便于伤口处理而不干扰骨折复位固定。④可早期活动骨折上下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促进骨折愈合和伤肢功能恢复效果。⑤并发症少而轻,一旦发生易于处理。⑥骨折处不存留异物,无需二次手术。⑦无需广泛切开,创伤小,不用输血,不用植骨,对全身干扰小,操作较简单,易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