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医改前沿 勇于迎接挑战——骨科在线专访北大国际医院陈仲强院长
2015-08-26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编辑 李欣 点击量:1971 我要说
近日,在2015BOA大会上,骨科在线记者有幸采访了我国骨科专家,全国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及北京大学附属首钢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的陈仲强教授。就其新路历程及作为最受关注的中国医改探路者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行了访谈。
骨科在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国际医院)作为一所全新模式的大型国际医院,自诞生之初起就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那么它是如何建立的?
陈仲强院长:
近年来,虽然国家一再加大医疗改革力度,但若想满足人们日益迅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只依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而引入社会资本办医,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重要手段。
正是为了从更高、更长远的发展策略考虑,为了补充现今医疗资源,打破以政府公立医院为主导的单一传统医疗模式,在社会资本办医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医院运营模式和体制,包括服务对象,市场的需求,形成一个最新意义上的大型医院。2002年北大国际医院应运而生,2010年开始建设,2014年12月5日正式开业。北大国际医院的建立是一次被赋予“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意义的全新出发。陈仲强院长首先为记者介绍了北大国际医院建立的初衷和背景。
骨科在线:北大国际医院属于哪种类型的医院?采用的是何种机制?
陈仲强院长:
如今的医院,一般划分为政府医院和社会办医两种形式。其中社会办医划分为非盈利的和盈利两种,一般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涵盖私有经济。
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在整个卫生体制建设当中,倡导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非盈利为主导,盈利作为补充的建设理念。而北大国际医院就是为响应国家医疗改革的号召,从建设之初就走出了一条有别于政府公立医院的不寻常道路。
“严格来说,北大国际医院是社会资本办医。它采用了新的体制机制,主要出资方是方正集团,同时结合了北大的优质医疗资源,共同举办的一个非营利性的大型医院。在组织管理模式上,也与其他公立医院显著不同,北大国际医院是由北大、北大医学部和方正集团三方共同组成的理事会结构,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我就是理事会聘任、任命的院长,来实施管理。”陈仲强院长就北大国际医院的机制为骨科在线记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骨科在线:北大国际医院的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与其他公立医院有何不同之处?
陈仲强院长:
由于北大国际医院是由北大和方正共同举办,主要是由方正集团出资,包括运营保障和资金的筹措由方正集团来解决。而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则借助于北大医学部,并聚集北大下属各家医院的优势资源,实施支持。陈仲强院长说道。“所以,医院运营的资金保障不是靠国家,主要靠方正集团的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来支持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在运营机制和组织结构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外,在医院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上,院长为理事会任命,副院长则由理事会提名,经理事审核批准;而另一部分包括财务、运营、商务、后勤等工作人员则由方正集团提供支持。两个运营合作形成共同的团队。
专家和学科队伍主要采取派驻或市场引入方式。大部分学科专家、主任来自于北大附属各个临床医院的骨干、北大医学部优秀医生、北京市及全国专家,同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引进优秀人才。
骨科在线:北大国际医院既然有别于政府公立医院,其诊疗服务有何特色?
陈仲强院长:
在这种全新的运营机制下,北大国际医院走的是一条完全有别于公立医院的道路,而要说有别于公立医院的特点,恐怕要数医疗服务和对患者服务。
“如今各大公立医院人满为患,造成患者不满意就医环境和空间,医生不满意收入和繁杂辛苦的工作。”陈仲强院长深有体会地说道。
“而在北大国际医院,我们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让患者得到温馨的、受尊重的就医环境,对患者的健康进行更好、更周到的医疗照顾。而医生团队在这里也能得到良好的支持,让他们在良好的治疗环境中,专心进行关键性诊疗,无需为无关治疗的琐事烦扰,能更好地发挥医生的核心价值。同样在运营当中,也会更加体现团队的核心作用和价值,推动团队的发展。”
“通过新的运营模式,包括流程环节,我们都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公立医院不同,在我们的医院里,所有科室的运转都会围绕患者进行。患者无需再像在公立医院那样跑来跑去,我们通过物流传送系统和我们的支持团队,在患者就诊时做好引导和咨询。在诊疗中为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讲解和答疑。即使是检查环节,患者也不用到处跑,除核磁、CT等检查要到特定区域外,其他检查都会到患者诊室检查。在这样温馨、安静的就诊环境中,患者不再焦虑和烦躁,医患关系和睦。”
骨科在线:如今您除了任北大国际医院院长外,还依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任大外科主任,可谓身兼数职。当初您接任北大国际医院院长之职感受如何?又是如何协调这两项工作的呢?
陈仲强院长:
“如今我的身份是‘双跨’,既是事业编制的北医三院的专家,又是北大国际医院的院长,这是现阶段的工作需求,也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身份。”对于目前的多重身份陈仲强院长解释说。
“我能来到北大国际医院作院长,主要是院方从战略角度考虑,以及对我过去工作取得的成就的认可,因此受学校和领导的委托,经过理事会的认同,才担任了这一工作。此次担任北大国际医院院长一职,无论是从领导要求上还是起点上,都是全新的挑战。”
“虽说是委派,但要接受这种身份,也要从理念上不断进行转换。”陈仲强院长继续说道。“其实不仅是我,也包括其他人。毕竟是由原来政府公立医院,突然进入到这个大规模、先进的、环境优美的不同于公立医院体制的新型医院。对于今后能否继续保留事业编制?养老问题如何解决?学会的身份是否还能保留?如何协调各医院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都会有所顾虑,都需要进行思想上的转变,而无须因此踌躇不前。”
其实,医院是否是政府办的,还是社会投资办或私营的都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在医疗这个平台上,你能做出成绩,能否更好地发挥医生的作用,体现更好的人生价值。
“我对北大国际医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陈仲强院长坚定地说,“任何新兴事物都要经受时间的磨练,对于北大国际医院来说也不例外。发展需要历程,社会观念的转换也需要时间,虽然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而我的选择也正是为了更好地迎接这次人生的挑战。”
自从陈仲强院长接任北大国际医院院长以来,工作一直都很繁忙。作为一院之长最重要的是要搞好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其次,作为北医三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专家、教授,他依然每周有1天半的时间在北医三院进行诊疗。
“如今的工作就是一个挑战,我希望在迎接这个挑战的同时,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丰富阅历,这样我的人生才更有意义,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骨科在线:作为院长,对北大国际医院未来发展您有何打算?
陈仲强院长: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院长,首先要设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战略。”陈仲强院长道,虽然北京的医疗资源雄厚,北大医学部附属各家医院的优势和强势学科也很多,但由于病床有限、人满为患,容易造成患者的流失或者得不到完整的治疗,而这些情况则可以通过北大国际医院来辅助实现。
“对于北大国际医院的发展来说,除了满足基本医疗之外,还应满足不同人群对医疗的不同要求,承担个性化、高端的医疗。”
“建设基本医疗、特色和高端服务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是医院发展的目标”。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陈仲强院长说道。
医院建设的前5年是打基础阶段,建机制,建学科,建特色和运转模式等,让整个医疗机制稳定地向前发展;通过5-10年,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医院形成自己的队伍,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全职专家、医生的医资队伍,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20-30年的建设,医院将进入行业优势水平和地位。
此外,陈仲强院长还强调,北大国际医院对于如何改变医务工作者的待遇,如何体现他们的价值等方面会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如今公立医院大多都是亏损状态,医务工作者收入不高。而作为北大国际医院,我们医务人员的薪酬要明显高于公立医院或一般民营医院标准。我们的理念就是,真正体现对医务工作者多劳多得或敢为风险贡献的激励。而在此基础上,如果医务工作者能创造更多的贡献,也还会有更多的奖励。而挣多挣少的关键就是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这里,医生只需要做好专业技术的关键性工作,基础性工作则由护士或后勤保障完成,从而形成薪酬配比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医生在收入增多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繁复工作。就像陈仲强院长所说的,这种合理地调配人员,能更好地发挥效益,真正体现了医生的核心价值,让他们得到应有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