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折恢复期间如何服用骨质疏松药物?
2015-11-0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276 我要说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唐海、陈浩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全球每三秒钟就有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 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3的女性经受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折磨,有证据表明很多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都没有被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容易松动、脱出甚至断裂,且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致残率、致死率很高,骨折即使愈合后康复也很缓慢,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已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鉴于上述特点,在重视骨折的治疗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对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针对骨质疏松的发病中骨吸收相对吸收过度,而骨形成相对不足的特点,目前所采用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基础性药物,促骨形成药物和抗骨吸收药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临床常见的治疗骨质疏松药物:(1)基础性药物主要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2)促骨形成药物: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的促进新骨形成的药物是特立帕肽注射液,它是甲状旁腺激素(PTH1-34)片段,能有效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从而促进新骨生成,这一独有的极具建设性的机制,使特立帕肽不仅能大幅增加骨密度,还能全面重建骨微结构,全面提高骨强度,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率。(3)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降低骨转换,有较强的抑制骨吸收及增加骨量的作用。降钙素能适度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且具有较好的中枢镇痛作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包括对钙调激素的影响、对破骨细胞刺激因子的抑制及对骨组织的作用,仅适用于绝经后女性患者。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原则,理想的骨折治疗是将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早期进行骨折整复并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避免加重局部损伤并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恢复肌肉容量,更好的保留肢体功能。与此同时配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研究表明,局部骨密度在骨折后36个月内连续下降,股骨颈部3个月后降低9.6%,6个月减少13.7%;胫骨近端3个月后减少22.1%,6个月后减少18.6%。可以说,术后卧床一周的骨量丢失相当于平时一年的丢失量。骨折后骨丢失期由于卧床制动使骨量加速丢失,宜采用钙剂和维生素D以及抗骨吸收药物降钙素。那么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其术后恢复期间采用什么样的药物治疗才能有助于患者恢复呢?由于此时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增强,卧床和制动会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因此宜选用促新骨形成药物,它能对成骨细胞的刺激作用高于其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可引起小梁骨和皮质骨表面的新骨生成。临床试验证明,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1个月可有效提高成骨标志物PINP的浓度,通过刺激松质骨和皮质骨中的新骨生成,增加骨量,提高骨强度,同时使小梁骨微结构得到改善。而对于二磷酸盐,由于具有抑制骨痂形成的作用,导致大量编织样新生骨形成,板层骨减少,会导致骨折愈合缓慢,骨痂重吸收速度减慢,很容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情况。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恢复期时,使用促新骨形成药物才是正确选择。
在使用促骨形成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补充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钙吸收主要在肠道,故钙剂补充以口服疗效最佳。适量补钙,钙需要量为800~1200mg/d,如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择适量口服补钙,最好分次补充。应充分考虑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快速骨丢失,故此阶段补钙剂量应酌情加大。钙剂选择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过量摄入后发生肾结石或心血管疾病。活性维生素D不仅能够增进肠钙吸收,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而且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防止跌倒倾向。建议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补充活性维生素D,一般成年人剂量为0.25~0.5μg/d。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或尿钙。
医生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当意识到有必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并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患者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抗骨质吸收药物的治疗时,应首选促新骨形成药物,同时补充足量钙剂和维生素D,能够有效促进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