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傲雪,炳慧流芳——祝贺曾炳芳教授从医从教50载

2020-11-03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点击量:5827 我要说

曾 经沧桑为谁甜

炳 焕春秋终礼贤

芳 菲永葆青春色

医 心一如慰君安

教 风儒雅惆桃蹊

五 湖学子领翩跹

拾 遗又能催人进

年 华不负谱新篇

2020年,我国知名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曾炳芳教授迎来从医从教50年纪念。

曾炳芳教授传承陈中伟院士、于仲嘉教授开创的事业,为中国乃至世界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77年,他响应号召参加上海赴西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了22个月。1978年,还是住院医生的他,和拉萨的同道一起完成了即便在上海六院也只有主任、专家才能做的上肢肿瘤段切除远端肢体再植手术,还成功地进行了西藏高原第一例断掌再植手术。

刚毕业8年、还是住院医师的他,能在西藏高原挑战断掌再植手术,得益于他平常刻苦学习,掌握了小血管吻合的技术和断肢再植手术的要点,有着扎实的技术基础。

回答我们采访时,曾教授说他的“运气好”也是一个方面:病人手掌离断的创面比较整齐,血管的直径约为1.5-2毫米之间,虽然没有手术显微镜,只要有无损伤尼龙缝线,在肉眼直视下还是能够将血管吻合起来的,当然得有好的技术。2010年他荣膺“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可谓实至名归。


人物介绍

曾炳芳教授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行政主任和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筑巢引凤,科室海纳百川,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积极推动骨科亚专业化,把六院骨科建设成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临床科研并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骨科临床诊疗中心,为学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他注重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团体的活动,历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等职,为推广新技术、传播新观点、培养新人才和造福全社会竭尽全力,2018年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授予“卓越贡献奖”。

他医德高尚,勇于为病人担风险,选择肢体严重损伤的急诊修复作为临床工作的主攻方向。他常常亲临急诊第一线,和学生一起在为病人服务的临床实践中跌打滚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工作解除病员和伤者的痛苦,帮助许多伤残患者保住肢体。

他重视科学研究,带领学生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既有技术的改进,也不乏创新之举;他还认真总结提炼,将自己的成果和心得写成论文和著作,发表和出版之后供业内同行品读、借鉴和应用,在国内外学术讲坛上报告、讨论、交流和切磋,在医界赢得爱戴与尊敬。

他在患者面前是个良医,在学生面前是个严师。无论是日常临床医疗还是对硕士博士的指导都悉心把控,无私培养进修医生,很多已经成为国内顶尖医院的领军人才,可谓“桃李遍天下”。

退休后的他依然宝刀未老,继续为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关注着骨科青年一代的发展与成长。用“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行医,勤勤恳恳育人”形容他的从医从教50年生涯是再合适不过的。

悬壶济世五十载,桃李芬芳满天下。曾炳芳教授以他敏锐的临床思维、娴熟的手术技艺、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后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及同仁们受教获益良多。

曾炳芳教授从医从教50年回顾

我是1964年从福建考进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读书的。在新生入学训练时,有两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医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失业”,说的是预防为主,保障人民健康不受疾病困扰;二是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前者需要整个行业同道的奋斗,后者要每个人努力而为之。时至今日,我也还没有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只能从时间的跨度出发,对自己50年的医学生涯做一个回顾。

一、谨遵师教勤奋学习

1970年11月,我被分配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六院骨科有很多很好的老师,陈中伟主任不仅是显微外科界泰斗,更是我们踏入骨科领域的启蒙老师。

陈老师教我怎么看别人做手术才能有所收获。他说,凡事要做个有心人,参观手术也一样。事前就得做好两件事:访视患者了解手术指征,看书学习牢记手术图谱。在观看手术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看到医生做的和书上写的一样吗?你觉得是医生做得对还是书上写得好?如果让你主刀你会怎么做?只要做到这一些,看别人开刀就像是自己做手术一样,尽管手术刀并不在自己手里。这种思维方法深深影响着我以后的工作和思考。

陈医生注重培养年轻医生的基础技能,一开始就要求我们掌握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血管吻合的技术,还在临床实践中手把手地教我们掌握技术的诀窍,老师们的严格训练使我们受益匪浅,当后来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也照葫芦画瓢,对下级医生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有高的显微外科手术成功率。

1977年,我参加第三批赴西藏医疗队,在拉萨工作了22个月。在此期间,我把陈主任给我的《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五版英文影印版上册和自己买的第六版下册译成中文。回到上海后,陈主任还要求我花60%的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并坚持要我参加脱产的英语学习班,跟着两位有美国血统的老师学习英语口语。多年后,我由衷感谢陈主任当年的引导和先见之明。

1981年,陈中伟主任应国外杂志的约稿,要写一篇关于下肢再植的文章,让我起草由他修改后发表在北美临床整形外科杂志上。尽管他已经离开六院,还是特地请人送来论文的单行本,我珍藏至今,它不仅是有我署名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更凝结着陈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

于仲嘉主任是我另外一个重要的老师和引路人。他让我浏览他在显微再造和修复领域里完成的所有临床病例的幻灯片和技术资料,认真随访总结,踏上把临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学术征途,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走向世界,传播、彰显我们的学术成就。

“游离组织组合移植”“全手指缺失全手指再造”和“双侧背阔肌肌皮瓣组合移植修复儿童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论文就是这样相继完成,并发表在美国《整形与重建外科杂志》(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手外科杂志》(Journal of Hand Surgery)和《重建显微外科杂志》(Journal of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的。

《四肢显微血管外科学》的英文版《Microvascular Surgery of the Extremities》也在1993年由Springer-Verlag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在德国出版发行;中文版则在199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8年,“急诊显微外科修复肢体复杂组织缺损”的研究成果获得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年会上,于主任获得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我获得杰出贡献奖,荣幸之至!

二、学科建设群策群力

1995年,我以医院副院长的身份兼任骨科主任,除了搭建科室领导班子,决定向上海兄弟医院的骨科同道学习。于是派孙玉强、楼国祥、罗从风和陆男吉4位医生到中山、华山、九院和长征医院骨科交流学习和工作,在巩固六院显微外科一枝独秀的地位之外,还要建设专业齐全的综合骨科。

在林发雄院长和何梦乔院长的支持下,骨科筑巢引凤,留日硕士蒋垚医生,陈中伟、戴尅戎和顾玉东院士的博士赵金忠、张先龙、徐建广和张长青,先后加盟到六院骨科。这些精英的加入,使科室踏上欣欣向荣的发展征途。

2001年,上海启动临床医学中心建设计划,通过擂台竞争,“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落户六院骨科。2005年,创伤中心大楼落成,修复重建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关节镜外科和矫形外科的分科瓜熟蒂落,正式成建制建成六个专业9个亚学科。

张长青、柴益民、范存义、张先龙、赵金忠、李晓林、孙玉强、罗从风、徐建广、董扬、陈博昌、施忠民主任都在各自的领域积极进取,不断夯实和完善六院骨科的学科力量,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骨科亚学科建设是在我担任骨科主任的年代里实现的,但它的完善和发展却是各个亚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像于主任说我的一样:“我给你们机会,你们有本事!”

2010年,根据医院的安排,我把骨科主任的接力棒交给了张长青教授。那一年,在国家临床重点学科的骨科排名中,北京协和、北京积水潭和北医三院位居前三,六院骨科位列第四。作为骨科主任,我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如今,六院骨科的蓬勃发展让我十分欣慰,年轻人能精进不休是一件幸事。

三、团结是魂学术是根

我从1998年当选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2000年成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后,就全身心投入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后来我担任第七、第八两届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两度被评为专科分会优秀主任委员;并担任第八、第九两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授给我卓越贡献奖。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是我服务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学术团体。2005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接受了我的提议,成立了以王满宜教授为组长的新的创伤骨科学组。从此开始了全国范围内开展创伤骨科基础教育的活动,创伤骨科学组也因此建立和锻炼了一支非常好的讲师团队。

2010年5月,我接替党耕町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2014年,应侯树勋主任委员委托,我和王满宜教授在很短的时间集结了近200位医生,成立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肩关节外科、足踝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外科和肢体重建外科五个学组。

这三个学术团体本着“团结是魂,学术是根”的行动原则,讲学术搞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医生的能力,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顾走过的路,无时无刻不感到同道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戴尅戎院士等友人对我们的关照和栽培,其实也是对六院骨科的支持,六院骨科的发展有今天,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戴院士的帮助。

四、对外交流合作共进

1991年,卫生部批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旨在发挥我们的长处,为世界培养从事四肢显微外科的技术人才,造福人类。

同时,上海六院还与国际知名学术组织“内固定研究学会(AO)”、OTC(Osteosynthesis & Trauma Care)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六院骨科的学科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初期,我们派出医生到国际上诸多AO培训医院作Fellow,对学科创伤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随着AO创伤骨科(中国)培训中心在六院成立、我当选AO理事,我们不但从AO获得很多,也为AO教育事业做出相应的贡献。近年来,除了国内兄弟医院的创伤骨科医生之外,先后有众多来自英国、瑞士和亚太地区的AO Fellow在这里得到训练。

OTC是个注册在瑞士的创伤骨科学术机构,技术上强调骨折的弹性固定,与AO的坚强固定互补。为了博采众长,丰富学术资源,我们成立了OTC中国委员会,在中国推广OTC的理念。2012年由我主编出版了“OTC中国创伤骨科教程”,使教育活动有本可依,渐趋规范化。

这种国际学术交往的日渐加深,有助于技艺的共同提高,能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年轻医生需积极参加学术交流

我在2016年70岁时退休,以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顾问的身份关注着骨科的发展,也常参加学术会议去了解行业发展动向,不让自己的学术思想落伍太多,同时为中心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骨科的发展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医学的进步相对滞后。就骨科而言,临床手术技术经过上百年的积累在逐渐进步,今后要在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方向努力,让患者的功能尽早得以恢复。

年轻医生不能只依赖于从老师手上和书本上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向同行吸取有益的知识。如果别人做到了1,而自己能做到1.1,那就是有进步;如果不参加学术交流,只顾日常繁忙的临床工作,进步就会受限。

非常欣赏骨科在线为骨科医搭建起学术交流桥梁,让大家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近期的学术交流活动,也能在线上反复学习,这对骨科技术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深受骨科同道的欢迎。

感悟

回顾这五十年的经历,我发现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学习,向老师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向同道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讲完了这些,脑子里只剩下了两个字:感恩!感谢老师,感谢同道,感谢时代,感谢亲人!没有这些,没有大家的帮助,我本来是会一事无成的。

完稿于2020年10月19日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