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脊柱外科学习班
2012-06-11 文章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建筑工人医院外科 庄克淼 点击量:340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从医多年,参加过十数次外出进修学习。但是,最让我难以忘却的是:1986年11月在苏州参加的江苏省第二届脊柱外科学习班。 苏州,这座江南著名水乡,历史文化名城。有小巧玲珑的狮子林,拙政园,寒山寺等名胜园林;有古朴繁华的观前街,石鼓路,夔门等旅游宝地。然而,更吸引我的是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严谨的学习风气,科学的探索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他们多产的专著和在各种杂志上刊登的论文,经过十几天的学习,观摩,实践终于找到了答案。
1986年11月3日,来自省内外的38位学员,在苏医附一院聆听了著名骨科专家,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天华的动员报告。他说:“脊柱疾病的治疗,国内外有许多新的进展,我院有许多体会。江苏省卫生厅委托我院举办第二届脊柱外科学习班。今年,有许多改进,充实了不少新的内容。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收获。”著名骨科专家唐天驷主任说:“国内脊柱外科进展很快。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事故的多发,是脊柱外伤多见的原因之一。脊柱解剖部位较复杂,治疗手段有较大的改进。这次学习班由刚从法国进修归来的郑祖根为班主任。邀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戴尅戎教授、南京鼓楼医院的韩祖斌教授、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冯亮教授主讲。安排参观住院病房、观看手术录像、课堂理论讲授、尸体解剖、尸体上实际操作‘哈氏棒’、最后安排手术观摩操作。”
11月3日上午,苏医解剖教研室的郁炳辉教授讲了脊柱的解剖,他深入浅出的精辟讲解,把复杂的脊柱透彻的教授给大家。下午,苏医附一院骨科副主任朱国良讲了:“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他从手术治疗的目的、脊柱骨折的分类、CT应用于临床(我首次听到脊柱的前、中、后柱观点),手术治疗的步骤、预防硬膜外损伤的方法,术后的注意事项教给大家。至今难以忘记他讲的一道研究生考题:CHance骨折:损伤贯穿脊柱骨组织前后的屈曲分离型特殊骨折。他又说:脊柱椎板减压钢板固定术,美国已不做多年,现在可用‘哈氏棒’固定术。我院的脊柱钢板丢弃的很多。
11月4日上午,韩祖斌教授以“脊椎感染性疾病”为题,讲了“脊柱结核”治疗进展,“脊椎化脓性感染”的治疗方法。他还提供了一条信息:“化脓性脊椎炎”是董天华教授1963年在我国最早发表的。下午,我们参观了苏医附一院骨科病房。脊柱外科是他们的重点。他们要求住院医师:病员入院两小时写好首次病程录,24小时完成入院录,当日完成手术记录。各种检查资料和影像资料要保存完好有序。他们有集体查房和病例讨论制度。他们与沙洲医疗器械厂合作,研制最新的骨科手术器材。他们有较强的科研攻关能力。国内外最新的动态及他们的临床经验是多产的论文及专著成功的秘诀。
11月5日上午,冯亮教授在“CT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中说:CT为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检查阳性率。椎间孔狭窄、侧隐窝受压、椎间盘病变、脊柱感染及肿瘤的确诊、引导手术的进行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下午,董天华教授讲述了“脊柱和脊髓损伤”。从脊柱的解剖及生物力学,颈髓损伤、最近几年对脊柱损伤的新认识,做了精辟地论述。
11月6日上午,“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分类”是由苏医附一院洪天禄讲述的。他把60年代以来,脊柱损伤手术的认识、演变;CT应用后脊柱损伤分类的提高,改善手术的治疗方法,80年代对手术的指导,减少脊髓损伤做了综述。下午,唐天驷教授作了“脊髓损伤早期的非手术治疗”。次日上午又作了“脊柱侧凸的后路手术”。重点介绍了'哈氏棒'固定的方法。强调了必须做高质量的骨融合术。7日下午,郑祖根班主任“介绍一种新的脊柱接骨术”,把椎弓根钢板固定术的方法,天津生产的低电压电钻使用交给了大家。
11月8日,苏医附一院陈荣发讲述“下腰痛”。他说:60%的人都有腰腿痛史,骨科保留了内容多而复杂的下腰痛。从解剖、病理、临床、诊断、治疗并重点介绍了鉴别诊断。次日,此次学习班最精彩的内容为戴尅戎教授讲述的“脊柱脊髓的生物力学”。他出神入化地把深奥难懂的脊柱生物力学功能,深入浅出的描述为:传导载荷,保护脊髓。给大家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11月10日,唐天驷教授以“Lugue技术在治疗颈椎不稳中的应用”为题,详细介绍了方法。‘芦氏棒’与‘哈氏棒’的优缺点,强调:‘哈氏棒’应放在凹面,‘芦氏棒’应放在凸面。注意钢丝提紧后再拧,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要有娴熟的技术,选择好的器材、与病人讲清利弊,争得病人与家属的理解、配合。苏医附一院同位素室何广仁讲师介绍了“核素在骨科的应用”;苏医附一院骨科许立讲述了“脊柱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在解剖教研室,我们四人一组在尸体上进行了‘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实习操作。后来,在苏医附一院手术室有幸与唐天驷教授同台做了一台手术。他谦恭的态度,熟练的技术,对病人负责的精神,周密的组织领导能力,至今仍深深地刻录在我的脑海里。
11月12日上午,学习班结束前,我们拿到了与各位老师一起的合影纪念照。26年后的今天,当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看到耄耋老人董天华全家游玩浙江的镜头,他健康的身体,优雅的风度,勾起了我深深地回忆。戴尅戎教授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天驷教授等已是著名的骨科专家。他们今天的成就,与过去严谨作风,科学的进取分不开。我祝愿他们身体健康,长寿。把他们的知识,经验留给人类,造福广大的人民。
江苏省徐州市建筑工人医院外科 庄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