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大骨节病还差最后一搏

2012-07-16 文章来源:健康报 点击量:1761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今年年初发布的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提出,“十二五”末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危害。目前,全国大部分病区已经实现这一目标,西藏自治区成为攻坚的最后“堡垒”,其中地处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是仍有新发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区。日前,记者走进这里进行探访。

  让人心酸的重病区

  蓝天白云,高山深谷。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措瓦乡第二中心小学坑洼不平的土石操场上,一排排学生伸出双手,等候接受特殊的体检。专家逐一跟他们“握手”,弯腰隔着衣服捏握胳膊和腿,查看关节是否异常。

  六年级的扎西次仁被专家一眼看出问题,他手指短小、指关节粗大,撸起他的衣袖裤腿,可以看到肘部和膝盖像鼓起的小球,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更让人吃惊的是,不足1米高的他,年龄却是15岁。在现场208名学生中,与扎西次仁一起被初步筛查出的大骨节病患儿有12名,他们患病程度不同,但都表现为骨关节异常肿大。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骨关节病,关节“只变宽,不长长”是对它的形象概括,有的地方也称柳拐子病。致病物质主要损伤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关节透明软骨,并继发骨性关节炎,致使轻者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重者身材矮小、畸形,甚至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措瓦乡第二中心小学所在地是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记者在该小学附近两个村庄看到,农牧民中有将近一半的成年人是大骨节病患者,矮个子三五成群,很多人拄着木棍、步履蹒跚。一些从身高、外形看起来像小学生的“孩子”,细问之下竟然已经十八九岁,让人心酸。

  离学校几公里外的库孜村位于一片较为平坦的山谷中,这里海拔约4000米,虽然已是6月底,但沙石土地上依然“草色遥看近却无”,没有成群的牦牛,零星开垦出的地里种着稀稀拉拉的青稞,这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

  32岁的贡布扎堆站起来只能到一般成人的腰部那么高,但身高并不是他最在意的问题,骨关节疼痛每天折磨着他,有时早上关节僵硬无法起身。疼得厉害的时候,他只能吃止疼药缓解一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周令望说,大骨节病儿童发病初期骨关节没有明显变化,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他们的掌指关节软骨出现轻微的损伤,此时如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病变完全可以纠正,但一旦出现临床关节变形症状,将不可逆转。因此专家强调,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重在早期预防。

  2010年,卫生部曾组织专家组对西藏昌都地区历史重病区的6个县进行儿童大骨节病调查,在6个县11个乡(镇)86个病区村1729名7岁~16岁儿童中,临床检出大骨节病患者16人,检出率为0.93%;1546名7岁~12岁儿童X线阳性检出102人,检出率为6.60%。调查结果显示,昌都地区儿童病情总体稳定,69%的病区村病情已被控制,但仍有个别村存在散发重症病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据介绍,我国大骨节病主要流行于川藏到东北的狭长地带,波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14个省(区、市)的366个县。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以卫生部门为主的多部门协同攻关开展防治研究工作,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骨节病新发病例逐步减少。据2011年全国199个监测点儿童病情监测数据显示,97%以上的监测点已经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具体包括“以村为单位7岁~12岁儿童无临床1度及以上病例,指骨X线阳性检出小于等于5%”等5个指标),尚未达标的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省(区)的少数边远地区。

  发病跟气候水土经济水平都有关

  “我们这里草和树都长不高,牛也长不壮,很多人是矮子,水土肯定有问题。”库孜村的村干部洛松曲培对村民的生存环境很担忧。

  关于大骨节病的病因,确实有水源一说,认为病区水中存在腐殖酸等有机物,同时微量元素含量失衡,导致软骨组织受损。另一种学说认为,大骨节病病区分布与土壤贫硒地区分布基本一致,该病很可能是人体缺硒造成的。还有一种真菌毒素学说,认为病区的青稞、小麦等粮食作物,在收获、储存过程中受到真菌污染产生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导致大骨节病发生。

  对于多年来学术界对病因的争论,周令望说,目前,现场防控实践、实验室分析和动物实验中所获结果,对水中腐殖酸中毒说和硒缺乏说的支持度不大,而支持度相对较大的是真菌毒素中毒说。真菌毒素中毒说认为,大骨节病病区处于西北大陆寒冷干燥气流与东南海洋潮湿气流交汇区,这种气候环境有利于田间真菌的生长和产毒。此外,真菌毒素说也可以通过防控大骨节病的成效得到验证:坚持给病区儿童食用非病区粮食,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专家认为,水源问题和缺硒也会对发病造成影响,因为硒在人体内构成重要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物质,拮抗有害物质对软骨组织的损伤作用。水中的有机物质多和人体摄入硒少,会加重软骨组织的病变进程。因此,改水、补硒也成为预防大骨节病的重要措施。

  “食用非病区粮食和饮食多样化,是病区防控大骨节病的关键。”周令望说。从历史上看,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骨节病曾在我国多数病区严重流行,而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病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有力地推动了防治措施的落实,大骨节病疫情随之显著下降。目前,散在发生病例的病区主要分布在贫困、闭塞的边远地区农村,如此次考察的措瓦乡远离县城,交通十分不便,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这些病区防治措施落实工作相对滞后,是目前防控的重点地区。

  落实综合防控还有不少难题

  研究表明,大骨节病一般只侵犯软骨组织发育期的儿童,到了15岁之后,干骺端闭合,将不再产生危害。成人不会有新发大骨节病病例。

  仲日村的村干部说起村里几个得大骨节病的孩子,不禁热泪盈眶:“我们大人是没有希望了,能不能把孩子们救出去?”

  “对已经得病的人,没有太好的根治办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让孩子们不再得病。”周令望说,主要措施是不让孩子们再吃病区产的粮食。在病区建设寄宿制学校、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提供非病区粮食和适当增加副食,是最有效的方法。

  措瓦乡第二中心小学正是这样一所寄宿制学校。因为学生宿舍紧张,本该睡两个人的铁制单人床上下铺,要挤着睡4个孩子。但对于学生的饮食问题,学校却不敢含糊。

  在学校食堂的库房,除了堆放着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大米、面粉、食用油、硒碘盐、罐头、牛肉、牛奶之外,还有西红柿、黄瓜、白菜、萝卜、莴笋等蔬菜,虽然看起来已经不太新鲜,但这里地处横断山脉腹地,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为此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这是给学校的特供,保证学生每天能吃到大米和肉,政府还按每人每天6元的标准补贴蛋、奶、蔬菜。”该校负责人说,因为当地防控大骨节病的需要,政府对学生营养的投入力度格外大。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能不能保证让所有适龄儿童都入学。芒康县所在的昌都地区是目前大骨节病的主要重病区,根据地区政府提供的数字,全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65%、初中入学率为38%,而具体到农村这一比例只会更低。

  “免吃免住也不一定能吸引儿童上学,有的家庭太困难,必须让孩子帮助放牧或干些农活维持生存。”当地一位干部解释。这正折射出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控过程中的困境:防病是个系统工程,尤其是防控“穷困病”,更离不开扶贫开发、发展经济。

  “大骨节病的综合防控已经有成熟的策略,并在四川、青海等地病区得到验证。”周令望说,以同处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省为例,两个县大骨节病病区2005年儿童检出率高达约25%,通过几年办寄宿制学校和落实综合防控措施,2011年病区基本控制了新发病例。这些策略包括换粮、补硒、改水、异地育人、整体搬迁,以及配套的退耕还林、转变经济产业结构等。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大骨节病防控项目需要纳入扶贫开发规划中,在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水利等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拿个细节问题来说,开展大骨节病监测,需要用X线机给学生拍片,但是不少乡村还不通电。没有电力部门工作的跟进,疾病防控工作很难开展。”昌都地区卫生部门负责人说。

  “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还有很多难题,尤其是在昌都地区这样的贫困藏区。”昌都地区行署有关负责人说,大骨节病综合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初步测算仅异地育人、移民搬迁就需要约20亿元,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根本无法实现。“我们需要中央政府和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

  70多万现患病人等待救治

  六七月正是青藏高原上挖虫草的季节,高高的山坡上农牧民三五成群、步步为营。虽然现在虫草数量逐渐稀少,每天能挖到十几根就不错了,但是其价格昂贵,一天好几百元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45岁的仁增旺堆拄着木棍,靠在村前一段土墙上,他说虽然很缺钱,但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上山挖虫草了。他是一名重度大骨节病患者,走路摇摆不稳,双手变形,跟人握手都使不上劲。有虫草的地方都是地势更高、更陡峭的山坡,他根本上不去。

  库孜村的村干部洛松曲培说,他们村800多人中有近一半是大骨关节病病人,全村没有一个人能出去打工。讲起村民们生活的艰辛,洛松曲培失声痛哭,觉得对不起村民。

  “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历史重病区比较普遍,大骨节病病人因病降低或丧失劳动能力,在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目前儿童新发病例基本控制的情况下,这部分现患病人的救治已成为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重点。”周令望说。

  昌都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冉莉莎介绍,根据2009年的调查结果,昌都地区大骨节病患者分布在11个县72个乡镇209个村,总数为1.8万多人,其中因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约有1万人。而昌都地区大骨节病病人占西藏病人总数的70%。

  根据2009年地方病年报表统计,全国有大骨节病病人70多万人,年龄主要分布在36岁~66岁,一些历史重病区患者群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需要治疗,重者还需在生活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扶。

  “目前,对老病人的救治尚无特效康复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以止痛、保护关节功能和延缓病变继续发展为主,尽可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周令望说。在库孜村和仲日村,一些患者主要服用袪疼片缓解疼痛,但这种止疼药长期服用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大。“对症治疗的关键是筛选安全、有效、廉价的药物。”周令望说,卫生部已安排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对这些成人患者开展治疗试点,通过试点工作,初步筛选出一些止疼、营养关节软骨的药物,其在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有效率达到80%,目前正计划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希望能尽快制订出各型患者的使用剂量和疗程方案,并争取将这些药物列入新农合基本用药和报销范围。

  同时,专家建议对已经严重致残的病人,按照国家伤残标准进行鉴定,列入伤残救助或建立养老院集中居住供养。

  政府关注带来新希望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骨节病防控工作由有效控制转入基本消除和持续巩固的新阶段。西藏大骨节病状况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今年4月,中央12个部门召开第一次协调会议,协商合力推动西藏大骨节病综合防控的方案和措施;6月,统战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9个部门派员专程赴昌都地区实地调研,了解西藏大骨节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难点,与病区各级政府面对面交流,探索建立政府统领、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综合防控长效工作机制。

  周令望多次进藏调研大骨节病病区状况,已经成为不少病人的朋友。他说:“西藏是我国消除大骨节病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这不仅关系到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藏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这不仅是疾控专家的感受,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识。

  国家已经明确将西藏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大骨节病综合防控工作的试点省(区),在此基础上,西藏自治区政府决定按照中央12个部门制订的《青藏高原地区大骨节病综合防控工作方案》,由自治区政府统一部署,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不定期召开不同级别的工作会议,研究落实联防联控工作各项具体措施。自治区要求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结合病区实际需要,分期分批提供适宜帮扶项目,联合督导病区综合防控工作进程。2013年和2015年,自治区政府将进行督导评估,确保如期实现西藏大骨节病的综合防控工作目标。

 

 

  链接

  我国大骨节病防治四大举措

  换粮

  1956年,卫生部印发专集介绍前苏联换粮防病经验,国内分别于1957年在陕西省乾县吴店、1958年在吉林省抚松县和黑龙江省尚志县石头河子村相继开展了换粮防病试点,上世纪60年代初经内部总结认为换粮无效。1972年,再次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矿区新村进行换粮防治试点,从1972年~1977年的5年间,该病区村儿童干骺端X线阳性检出率由71.4%显著下降至1.7%,而对照点新发病例仍高达70%。宝山矿区新村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换粮措施基本控制大骨节病的实验点区。1980年7月,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提议并组织吉林、黑龙江、陕西等省有关专家,在吉林市召开会议,将换粮试点技术资料进行集体审阅,在统一了X线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重新对上世纪50年代换粮防治效果进行了审评,最终肯定了换粮防治效果。

  改水

  由于上世纪50年代换粮防治效果未获肯定,依据前苏联学者和日本学者提出水中腐殖质污染可能是大骨节病病因学说,以及进一步认为病区饮水中阿魏酸、对羟基桂皮酸是该病致病因子,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全国多数病区开展了以改水为主的防治工作。采取打深井、引泉水、滤过水,以及向地表水中加入硫磺、石膏进行沉淀处理等多种改水方法。1979年12月,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全国改水防治大骨节病专题座谈会,对各地改水防病做了阶段性总结,由于各地防治效果不一,最终未能得出改水防病有效结论。

  补硒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学者发现多数大骨节病病区处于贫硒地带,病区人群血、尿、头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人体内存在以低硒为中心的一系列代谢改变,由此部分病区进行了口服亚硒酸钠预防措施试点。1988年,全国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研讨会对补硒防治效果做了较全面的梳理。通过补硒效果观察,能降低儿童大骨节病的新发率、促进患者干骺端病变的修复并延缓病情进展。目前认为,环境缺硒并非是大骨节病的直接和唯一病因,而是一个条件因素。

  综合

  近年来,病区(特别是西部重点病区)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如四川省阿坝县采用改变种植结构、换粮、退耕还林(牧)、提高粮食卫生学质量等措施,1983年阿坝县活跃重病区乡7岁~12岁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为74.6%,2004年下降至2%。儿童临床检出率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83年的68.8%(152/221)逐年下降至2004年的零检出。结合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多数病区饮用水卫生学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并对低硒活跃病区实行了硒盐防治措施。据2007年地方病年报统计,全国接受防治措施受益人口超过2370万,80%以上的病区实行了综合防治措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供稿)

 

  地方病防治工作部门分工

  卫生部门  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  将有利于病区综合防治的建设项目投资优先向病区倾斜,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广电等部门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向病区群众普及地方病防治相关知识。

  科技部门  积极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  加强碘盐加工和市场供应监管,保证碘盐生产企业在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标准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不同含碘量的合格碘盐。

  民政部门  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实施医疗救助。

  财政部门  安排地方病防治所需必要资金并监督使用情况。

  水利部门  将“十一五”期间尚未实施改水工程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源性高砷地区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已建改水工程的管理,使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正常供水。

  农业部门  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病区,优先安排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

  商务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边销茶的流通管理。

  质检、工商部门  依法加强边销茶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防止不合格边销茶流入市场。

  林业部门  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对病区给予倾斜支持,改善地方病病区生态环境。

  扶贫部门  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扶贫对象进行重点帮扶。

  残联  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残疾发生,参与做好氟骨症、大骨节病、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的畸残康复。摘编自《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