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国献教授接受骨科在线专访

2013-01-23 文章作者:liud 点击量:189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3112,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届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世界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期间,本次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裴国献教授接受了骨科在线专访。

骨科在线:裴教授,感谢您接受骨科在线专访。这次会议十分隆重,您做为大会主席,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大会的情况。

裴国献教授:中国的显微外科,是为数不多的能在世界上有话语权的、能够赢得赞誉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我们的显微外科是我们独创的,我们也真正把这个技术用于临床并开展成功。但最开始基础研究的不是中国,而是国际上的其他国家。1920年左右的开始阶段,当时中国的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差,因此造成了中国的病例数量最多,相比于中国,国外的一个中心二、三年时间才做8例或者12例,还是逊色了很多,所以,显微外科取得的成就确确实实是中国值得自豪的。现在中国的显微外科走过了50年历史,又恰逢第十届显微外科年会,我们就想到了要赋予它特别的意义,把年会办成一个庆典。通过庆典这种形式,在中国显微外科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发扬前辈传承给我们的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显微外科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形式,置身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非常辛苦。希望这个会议对显微外科届起到激励、启迪的作用,能够借助医改这个东风,使显微外科尽快、最大限度的摆脱医疗市场的阴影对显微外科的冲击,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显微外科的发展,重现辉煌。

骨科在线:显微外科是为数不多的在国际上赢得赞扬的学科,您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请您谈一下您对显微外科学分会的未来发展和学科建设有什么建议?

裴国献教授:这就关系到中国显微外科的未来走向,我认为,显微外科经历了50年发展历程,很难再有新的创新和突破,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轨迹,不光是医疗,也不光是显微外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是这样。但是是不是就没有道路可走呢?道路还是有的,我认为,可以从时间、空间、观念上来实现突破。时间上,那就是承前继后,继往开来,在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多的还是要创新,不要单纯的停留在过去。

观念上,形态学、方法学、手术学对显微外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显微外科几十年如此,毫无疑问,路还要继续走。但是我认为应该从旧的观念中跳出来,把新观念、新技术引进来,把相关领域的科学发明最大限度的用于显微外科,包括新材料、纳米技术、基因技术、虚拟技术、数字化技术、内窥镜技术、机器人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等等,显微外科都可以借鉴过来,为我作用,走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发展道路。这样,我们的研究就会变得很简单,不光是显微外科,任何的自然科学都是这样,所以要从过去单纯的形态学、方法学跳出来,拓宽观念,这也是显微外科下一步要走的模式。

空间上,中国显微外科虽然这么辉煌,但是国际上的位置却让我国台湾占据,台湾当然做得很好,但是病例数量、种类、最后的复查程度,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因为他们受到了地域性的限制。台湾就是国际交流比较多比较早,因为外语比较好,中国改革开放以前都是很封闭的,前辈们的外语普遍都不太好。鉴于此,近几年中国组织了多次的代表团参加国际交流,人数最多的一次是20116月份去芬兰参加国际重建显微外科大会,去年又访问台湾,受到了他们非常热情的接待,这就是空间,这就是拓宽,走出去请进来,要宣传,所以我想显微外科未来的发展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裴国献教授骨科在线专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