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开诊试运行
2013-01-29 文章作者:huangch 点击量:506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3年1月2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门诊楼大厅嘉宾云集,“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开诊试运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到场的嘉宾有:北京昌平区刘淑华副区长、昌平区卫生局杜高潮局长、回龙观镇储鑫镇长等,并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骨科在线等20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副院长主持仪式,并代表医院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和昌平区刘淑华副区长分别致辞,并与杜高潮局长、储鑫镇长共同为新院区剪彩。
据了解,回龙观地区40万居民的就医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十分关注和呼吁的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作为北京市政府的惠民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于2013年1月28日开诊试运行。这是北京市政府解决远郊区县优质医疗资源稀缺、推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方便郊区居民看病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龙观地区居民至此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历史。目前新院区基本建设完成,硬件设施先进,仪器设备一流,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出资人代表,市医院管理局按照市政府要求,将进一步推进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完善管理与配套服务,更好地为回龙观地区和来自各地的患者服务,同时带动整个回龙观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
一切以病人为先 新院区处处体现科学人文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位于昌平回龙观镇回南北路,总建筑面积达7万平米。院区内建有一座4层的门急诊楼、11层的病房楼和独立的感染疾病楼以及教学楼,病床500张,车位340个。
据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介绍,回龙观院区整体建筑秉承了“一切以病人为先”的设计理念,处处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特征。
在门诊楼一层西侧,专门辟出了休闲区咖啡座,供就医者休息。南侧整体为药房和挂号收费窗口。为让患者少跑路,中西药房合并,在一处即可完成取药。挂号与收费也将共用多个窗口,由显示屏提示,早上挂号高峰过后,显示屏将多个挂号窗口自动转为收费窗口。
门诊楼所有的诊室全部是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独立空间。病人通道与医护通道分开,里侧为医护通道,外侧门供病人出入。这是借鉴了国外医院格局,既可以保证患者就诊环境的私密性,又可方便医护工作走动。
在所有科室的护士站和取药窗口都设立了高矮不同的柜台,矮处是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新病房楼的每一层都有残疾人单独病房,房内无论是电源开关还是卫生间设施全部放低。
病房大多为2-3人间,每层1个4人间,同时还设有单人VIP房间,每间病房都装有电视和独立卫生间(可洗澡)。房间内整洁明亮,空间较大,适合病人术后休息恢复。
综合科室全覆盖 两院区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力量强
本记者现场体验时看到,回龙观院区门诊楼一层设置为急诊、妇科和儿科,其中儿科、妇科有独立通道,可不经过门诊直接从楼外进入,避免交叉感染。二层为内科、外科、皮科、骨科以及部分检查科室。三层为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康复科及内镜中心、中医门诊;四层为手术室和ICU病房。
田伟介绍,回龙观院区开诊后,老院区将正式更名为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回龙观院区医疗服务为综合科室全覆盖,而新街口院区今后将以骨科为主。
在门诊方面,眼科、耳鼻喉科将撤销新街口院区的门诊,搬入回龙观院区,其他科室,包括重点学科骨科在内,都是两院区同时设立门诊。在病房方面,除部分内科及外科少量科室外,其他科室将不在新街口院区设病房,全部搬入回龙观院区。回龙观院区不设置骨科病房,需住院治疗或手术的骨科病人可转回新街口院区就诊。
在儿科方面也有新变化。以前新街口院区只设有儿科综合门诊,由中医科和妇产科两名副主任医师组成,力量相对薄弱。回龙观院区开诊后将开设综合儿科,并设置诊室和病房,今后回龙观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儿科专业的专家。
另外,妇产科预备了三间独立的产房和一间隔离分娩室。以前昌平没有公立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妇幼专科医院,生孩子要就近只能选择私立医院生产,或者驱车进城。今后这一难题将得到缓解。
为满足回龙观院区接诊需求,除了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各级别医生都会过来出诊外,积水潭医院还新招了500多名医护人员。作为重点科室的骨科,包括创伤骨科、矫形骨科、脊柱、手外科均有专家出诊,小儿骨科专家每周有1-2次出诊,院方会根据开诊后病人的情况随时动态调整出诊科室和时间,满足患者需要。
为方便患者就医,积水潭医院还特别增设了两个院区之间的对开班车,每天4班,早9点、11点、下午1点半、3点半发车,方便患者在两院区之间就诊。
技术设备先进 高科技时时呈现关爱温馨。
在回龙观院区门诊楼地下一层,放射科配置了一台国内最先进的核磁、CT、血管造影机、乳腺机和四台用于拍片的X光机。这些设备在开诊前2周就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可随时为患者提供服务。
回龙观院区有16间手术室,其中有6间是数字化手术室。其中手术室内的手术床全部是由亚洲最先进的材质制作,不仅材质轻薄面积小,而且承受强度非常高,不会对术中放射产生影响。
在数字化手术室内,安装了最新的第3代数字化工作站,配有C型臂、导航、带有摄像头的无影灯等先进设备,可记录手术全过程,并将手术的音视频传送到院区内的10间示教室,或实现与老院区、国内外的远程视频互动。除手术室外,回龙观院区的内镜中心也可以进行音视频传输,实现医学交流互动和教学会议任务。
在病房内,每个病床上方除了配有氧气、负压吸引和标配电源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接口,这是中央监护系统的网络接口。据院方介绍,中央监护系统由主机、软件和监护仪组成,当病房的网络接口接上监护仪后,护士站、护士办公室和医生办公室都可以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护。如果医生下班回家,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安装拓展软件后)了解病人的情况,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医生办公室也配有病房的各种标准接口,一旦遇到成批伤抢救等紧急情况,如病房不够用,医生办公室可以随时清空,当作病房投入使用。
在院区内,还可以看到很多这样高科技的细节。院方表示,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理念和技术设备,可以更好地为回龙观地区40万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副院长主持仪式
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致辞
北京积水潭医院领导与嘉宾剪彩
出席仪式的北京积水潭医院领导与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