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04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05-16 点击量:1008   我要说

      尽管锁骨近端骨折发生率较低,但近10年来,针对锁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文献报道并不少见。其治疗方式也趋向于一个共识:对于稳定型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不稳定型、存在明显移位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则行早期手术治疗,但如何根据骨折特点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仍存在争议。吴晓明等撰写的“胸锁关节外锁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一文,回顾性分析了15例胸锁关节外锁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对其中9例不稳定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锁定钢板或3.5 mm T型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结果显示通过手术能恢复胸锁关节之间的解剖结构,重建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的稳定性,疗效良好。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最终疗效还有待于长期、多中心、系统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锁定钢板断裂,这提醒临床骨科医生采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后,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宜谨慎。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法、Bosworth螺钉内固定法、Weaver-Dunn术式、Dewar术式、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关节镜微创技术和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法等。但是何种手术方法更好,目前尚无定论。汪李军等撰写的“双Endobutton技术与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一文,作者比较了双Endobutton技术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结果发现二者疗效相当,但前者较后者可更明显地改善患者早期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和前屈上举活动范围。虽然本研究为回顾性比较研究,但作者明确提出了双Endobutton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于肩关节运动要求高的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而对于合并有明显骨质疏松或锁骨外端锚定点处骨折患者不推荐使用,其结论仍可为临床医生对此类损伤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Corona Mortis又被称为“死亡冠”,在骨盆或髋臼骨折及其前路手术时一旦损伤此血管,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已有一些国内外学者采用解剖学、腹腔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等方法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其存在率为80%左右,且多以Corona Mortis静脉存在。赵辉等撰写的“基于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的Corona Mortis动脉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一文,在国内率先将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应用于国人Corona Mortis动脉的研究,发现Corona Mortis动脉的存在率为18.1%(29/160,按半骨盆计算法),精确测量了Corona Mortis动脉经过耻骨上支的交点至耻骨联合边缘的距离,并深入探讨了Corona Mortis动脉与骨盆、髋臼骨折前方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Stoppa入路)的关系,其结论进一步证实临床骨科医生在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Stoppa入路手术或接诊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时应警惕Corona Mortis动脉的存在。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研究范围仅限于动脉,未对Corona Mortis静脉进行研究,对于Corona Mortis的存在原因及其存在率与年龄的关系等尚需更大样本量、更全面的临床观察来进行总结。
       髌骨骨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是一旦感染发生,常累及膝关节,易形成化脓性关节炎,造成关节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清创并行关节腔灌注后,感染易复发,其治疗是一直是临床的难题之一。张玉富等撰写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关节腔内灌洗引流治疗髌骨骨折术后感染”一文,作者将负压封闭引技术应用于髌骨骨折术后感染,并结合关节腔内灌洗引流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髌骨表面及关节腔内感染,效果良好,为髌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虽然本研究仅有7例患者,且随访时间偏短,其确切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总结,但是作者的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倡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