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届脊柱骨盆肿瘤外科治疗学习班”在北京召开
2013-08-24 文章作者:liud 点击量:260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骶骨原发恶性肿瘤比较少见,而脊索瘤是最常见于骶骨原发性恶性肿瘤,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在胚胎期间,脊索上端分布于颅底的蝶骨和枕骨,部分达到颅内面,并与蝶鞍上方的硬脑膜相衔接,在枕骨部分可达该骨之下面(即舌咽面),一部分亦可位于颅底骨和咽壁之间,脊索的下端分布于骶尾部的中央及中央旁等部位。因此,脊索瘤好发于这些部位,尤以颅底蝶枕部和骶尾部为最多见,而骶骨原发性高度恶性肿瘤更是非常少见,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虽然脊索瘤被认为是低度恶性肿瘤,但是经病灶内切除会有非常高的局部复发率,因此,整块切除术被广泛采用。
2013年8月24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办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届脊柱骨盆肿瘤外科治疗学习班”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在作“全骶骨切除术治疗骶骨恶性肿瘤”报告中提到:对于骶骨的高度恶性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必须采用整块切除以达到降低局部复发率及根除肿瘤的目的。
他认为:此类手术的难点主要集中于1.术中出血的控制;2.骶髂关节切除后的稳定性的保证;邻近脏器的损伤(如直肠、膀胱、子宫等)等。骶骨以S1/2、S2/3为界,将骶骨分为上位骶椎(Ⅰ)、中位骶椎(Ⅱ)及下位骶椎(Ⅲ)三个区,其中骶骨肿瘤累及到髂骨定义为Ⅳ区。
一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无需分离前方血管,并会使骶骨肿瘤的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有时此手术能够保留双侧S1神经,保存行走功能,同时会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一般为1000~3000ml,而且只需要一个手术切口,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叶招明教授作“学术报告中骨盆肿瘤的切除和旷置”的报告中认为:骨盆原发肿瘤相对比较少见,而且早期不容易被发现,骨盆肿瘤可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淋巴瘤、骨髓瘤、 转移癌等,其中以软骨肉瘤最多见。
骨盆肿瘤体积较一般的骨肿瘤体积较大,侵及范围较广,因此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骨盆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更具有很大的挑战。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发生于骨盆区的恶性骨肿瘤大多数需要行半骨盆截肢术,但是半骨盆截肢术常会造成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外形有较大的缺陷。随着化疗和放疗等辅助治疗方法的发展、先进影像手段的出现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一些原来只能靠截肢才能治疗的肿瘤现在也可以施行保肢手术。
目前,部分半骨盆切除术的类型可分为四型:如Ⅰ型(切除髂骨)、Ⅱ型(切除髋臼周围)、Ⅲ型(切除闭孔-耻骨和坐骨)和Ⅳ型(切除骶骨外侧及骶髂关节),另外,髋臼切除后的骨盆重建方式包括人工骨盆、自体骨灭活回植+人工关节、自体同侧股骨上端+人工关节、鞍状假体等。
其中骨盆重建的优点包括1、恢复肢体的长度;2、恢复髋关节的部分功能;3 疼痛较轻;4、能行走1000米以上,因此,与旷置术相比,优势明显。
然而,骨盆重建也有一些缺点,如手术时间延长、重建相关的并发症增加(如感染、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和手术费用增加(特别是骨盆肿瘤复发后需截肢的患者)。
此次学习班共吸引300余名来自国内各地的骨肿瘤领域的医生参加,在这次会议上,多位专家对脊柱和骨盆骨肿瘤领域近年来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临床上的病例共同探讨脊柱和骨盆骨肿瘤治疗的前沿动态。通过专家们介绍的各种复杂病例的治疗,必将开拓了从事骨肿瘤医生的视野和思路,解决在临床上遇到的骨肿瘤治疗的困惑,让更多的骨肿瘤患者受益。
肖建如教授做学术报告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