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zhaowen #2<p>医生值班被害系因公殉职,应被追认为烈士!</p>
违法成本过低,暴力伤医何时休?
2014-02-20 文章来源:黑龙江-生活报 点击量:2524 我要说
18日16时,齐市富拉尔基公安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17”杀医案进行了通报。
据警方介绍,17日10时28分,在北钢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室内,一名医生被袭击。民警到达现场后当场将一名手持铁管的嫌疑男子抓获。被害人孙东涛头部遭到重击,经抢救无效死亡。鉴于案情重大,齐市公安局迅速组织刑侦、刑事技术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侦破。经审理查明,犯罪嫌疑人齐某某在春节前因治疗鼻部疾病,对北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45岁)的治疗结果不满意,遂产生报复心理。案发当天,齐某某手持一根50厘米左右的铁管,闯入耳鼻喉科门诊室,连击孙东涛的头部,行凶后被及时赶到的民警抓获。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富拉尔基区委、区政府已组成专门工作组,开展相关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
18日上午,赶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一行来到齐市富拉尔基区。在这个原本宁静的小城区,居民们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几乎都是发生在前一日、令人惊愕和痛心的杀医案。记者多方采访,力图还原案发过程及齐某某的作案动机,追念那位在北钢医院工作岗位上被害的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医生。
◎案件还原:
他进屋后一言未发
从袖中甩出铁棍打下去
在场患者:当时发出一声巨响,我还以为是电脑爆炸了,吓得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记者从当地警方处获得了案发时的诸多细节。据警方介绍,17日早,齐某某从自家仓房内取出一根50厘米左右的铁管,随后直奔距离其家一公里外的北钢医院。其间,他将铁管藏进了袖子里。来到医院后,他径直走上2楼耳鼻喉科门诊室。当时在该诊室内,科室主任孙东涛正在为一名六旬老人看病,另外还有两名医务人员。由于孙东涛的座位背对门,所以他并没有察觉齐某某的出现。进入诊室后,齐某某一言未发,飞快地从袖子中甩出铁棍,对准孙东涛的后脑一棍打了下去。
据在场的六旬老人介绍:“当时发出了一声巨响,我还以为是一旁的电脑发生了爆炸,吓得从凳子上摔了下来。一瞬间的事儿,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此后,齐某某对孙东涛的后脑和颈部连续击打,一片嘈杂和喊叫声随后响起。
他当时已失去理智
几近疯狂失控
办案民警:被害人已躺地不动,嫌犯仍不停用铁棍猛打。
据警方介绍,事发时,富拉尔基沿江派出所驻该医院警务室的民警正在1楼巡逻,听见有人呼喊:“打人啦!打大夫啦!”3名民警立即从就诊患者中挤出一条路,迅速跑上2楼。就在上楼时,民警们的对讲机收到了报警信息,前后1分20多秒,办案民警就赶到了案发现场。据办案民警介绍,当时孙东涛已倒地不动,完全没有了反抗能力,但齐某某仍在不停地挥动着铁棍进行击打,已经失去了理智,几近疯狂失控。3名民警见势立即上前将齐某某扑倒,并控制住。当时的齐某某先是一愣,并没有表现出反抗行为,后被带回公安机关。而倒在血泊中的孙东涛,经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还原嫌疑人
19岁的他为啥杀医
原因一:术后鼻梁不再高挺,爱美男不接受医生“恢复期”解释
原因二:面对“变丑”现实,没方式排解,堆积的仇恨瞬间爆发
记者走访了解到,齐某某1995年生人,本来应该在当地一高中念高一,因为病情等原因他于去年年末辍学。今年19岁的齐某某身高在1.72米左右,身材偏瘦,浓眉毛、高鼻梁,相貌端正,平日里是一个比较注重自己相貌的人,穿衣打扮相对来说也比较爱美。
针对此前关于齐某某作案动机是由于复诊时被弄疼这一猜测,记者从警方处获悉,这并非是齐某某作案的真实原因。他的鼻部所患的鼻中隔偏曲疾病,除了感觉呼吸不通畅,有时憋闷、头晕外,还导致其鼻梁部稍微变形,让齐某某深受困扰。春节前,齐某某来到北钢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手术治疗,出院后自我感觉鼻子歪曲的情况没有改善,鼻梁不再高挺了,于是春节后3次来院复诊。经询问,被告知目前“处于恢复期,恢复一段时间慢慢会好的”。面对这样的回答,齐某某并不接受,纠结于“变丑”现实,又没有良好方式排解的他,将内心堆积的郁闷和仇恨,在实施行凶杀人的瞬间彻底爆发了。初审过程中,齐某某没有抗拒排斥,表现平静。
据了解,齐某某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打零工,家里还有一个姐姐。
不可否认,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将爱美的代价建立在暴力杀害帮助你的医生性命之上,是何等的心理扭曲?我们不禁要反思,频频的伤医、杀医事件,为什么没有给予社会警醒,反而愈演愈烈?!
打杀辱骂医务人员违法成本很低
这是某网站统计的2013年几大经过报道的恶性伤医事件的汇总。过去一年,许多无辜的同行因为医院暴力事件受伤,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然而从语言暴力到拳打脚踢,甚至拔刀杀医。愈演愈烈的医院暴力事件一次次伤害着医生的身体和心灵,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大家逐渐麻木的态度更让医者内心充满阴霾,成为对中国六百多万医者的严峻考验。这冰冷的数字背后,透露着多少医务人员的无奈?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经统计的2010年-2012年的17起恶性伤医案件中,一审判决死刑的仅两起。在这之中,暴力伤医者在庭审过程中提出自己有“精神问题”的有6起,占三成多。
今年1月,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医院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住院区、就诊区、办公区成为医院场所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高发区。
《报告》调查了全国316家医院、8388名医务人员和8204名患者。数据显示,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较为普遍,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90%上升至2012年的96%;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次数逐年增加,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每年发生次数在6次及以上的比例逐年上升,2012年(8.3%)是2008年(4.5%)的将近两倍,平均来看,每年都会发生1至3起此类事件,2012年达到顶峰。住院区、就诊区、办公区成为医院场所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高发区。
《报告》指出,恶性伤医事件大多不是因医疗纠纷造成。
在对2012年11起恶性伤医事件分析中发现,仅有3起与医院有医疗纠纷,其余主要因为疾病无法治愈而迁怒医生,还有部分因支付医疗费困难而与医院闹事。
《报告》显示,98.7%的医务人员表示暴力伤医事件对自己有影响,且高达87.2%的医务人员表示影响程度大。这一点,去年11月,《法制日报》记者用5天时间体验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助理的角色时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当记者穿上白大褂走在就诊区楼道时,遇到一位就诊人员问“彩超在哪里”,当时记者答不上来,明显看到了问者的不满,记者立即有种恐惧和防范心理,害怕无缘无故被揍,同时觉得穿白大褂在医院里更没有安全感。
《报告》分析认为,恶性暴力伤医者将医院作为发泄的场所,是因为打骂医务人员后却有舆论的同情,法律处理也常常以是医疗纠纷而忽略对刑事犯罪的处罚,由此打杀辱骂医务人员违法成本很低。
接二连三地发生袭医事件,跟违法成本太低有关,即惩罚不够重,导致医疗行业成了高危行业。
姚晓明称,在美国,对伤医者,从罚款到量刑上都很重。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说,在香港,只要打人,就是刑事案件,打医生肯定要被判刑。二人均认为,医疗场所并非普通的公共场所,值班医务人员随时准备或正在抢救、治疗病人,应受特殊保护,如果他们受到袭击,还能正常地抢救或治疗病人吗?所以,袭扰医务工作者性质严重,是以危险行为威胁公众安全,不能和其它场所同类案件、同样伤情采取同等执法,因为它危害了公共安全。
中国医师协会:这是不能容忍的恶性刑事案件
这不是医患纠纷,是在法制社会不能容忍的恶性刑事案件。令我们学界尤为痛心的是,在对恶性伤医事件“零容忍”的今天,竟然又在我省发生了性质如此恶劣的杀医事件,我们在震惊之余深感为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拯救我们的医学事业,严格法制已经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
首先,关键问题是尽快完成医疗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保证全体国民的医疗保健需求,还医院、医务人员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此外,向全社会宣教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学不是万能的,存在诸多未知性和风险,患者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医生,建立互信。
我们在此对孙东涛医生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其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我们敦促司法部门依法严惩凶手,并将对后续事态的发展给予关注。
徐毓才:暴力犯罪就是犯罪,没有任何理由宽容
近十几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闹越来越猖獗,暴力伤医事件越来越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土壤有问题。
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一些官媒、主流媒体,在不停地丑化妖魔化医务人员,八毛门、缝肛门、茶水发炎、护士抽打术后患儿、烤箱烤死新生儿等等离奇古怪,而之后,这些“制造事端”的媒体、媒体记者几乎都不了了之。
如此反反复复,医务人员被搞成妖怪。另一方面,每次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后,舆论几乎一致的给实施暴力的罪犯找理由、找借口,这种缺乏公平正义、不辨是非善恶的行为,助长了暴力伤医的“伪正义”和“假英雄”浩气,似乎杀医生倒成了梁山好汉?!
事后,因为这种畸形的败坏的社会罪恶心里,政府执法机关附和社会舆论,对罪犯屡次宽容,制裁不力,一些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也许为了自己那一顶可怜兮兮的烂官帽,对很多“责任不清”的医患纠纷给予“人道主义补助”,进一步助长医闹犯罪,全然把公平正义抛到脑后,把医务人员置于危险境地。
事到如今,我们必须理清思路,旗帜鲜明地反对医闹,旗帜鲜明地打击暴力伤医事件,旗帜鲜明地依法办事,对医院暴力零容忍。
医学是一门残缺的科学,花了钱不一定就能买回来命
在人们的怨气中,常常可以听到一种声音,就是患者花了很多钱,最后得到一个不满意的结果,甚至人财两空。这种声音,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花了钱,医生你就得让我满意,或者你就得救活我”。说实话,这种声音很响。不是有人一直叫嚣,要把“医患关系”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吗?最高法不是已经把医疗损害写进《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里了吗?都是这种声音的体现。
古人说,医生能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近年来,尽管医学在发展,但其未知的领域还十分广多,对于很多疾病还搞不清,还有很多“怪病”无法做出诊断,还有很多疾病没有办法治疗,纵观医学领域,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因此,医学,其实也很可怜,“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因此,希望花了钱就可以治好病,其实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是把医疗服务等同于一般服务,把人等同于一般物件,把医患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民事关系,实际上是不全面,有害的。因此,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就不完全赞同,把医患纠纷按照一般民事纠纷处理。(详见:徐毓才《温岭弑医事件带给我们多少思考?》)
妻子:希望社会能还他一个公道
哀痛的气氛,笼罩在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春阳街的北钢医院内。45岁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悲惨遇害的一幕让这所建于1954年的医院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伤痛,依旧忙碌在工作岗位上的医护人员缠上黑纱、上写“哀念”二字,以此表达他们对孙东涛的悼念。20岁从齐齐哈尔医学院毕业行医至今,数不清的“北钢”职工和职工家属见证了孙东涛的医路历程,然而他的人生却在农历正月十八被自己的一名患者终结。
孙东涛妻子
同是医务工作者的妻子:“他是个十分勤奋的人,特别爱和我讨论疑难病例”
孙东涛的妻子于虹心脏不好,得知噩耗至今,全靠速效救心丸支撑。
于虹在富拉尔基区人民医院化验室工作,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当天早晨我们去上班的时候还好好的,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面对李慧君、刘鸣等省内知名耳鼻喉科专家,以及孙东涛的恩师,于虹泪流满面,并婉言谢绝了医师学会等组织的捐款,“我不能给大家添麻烦,我也是一个医生,知道大家的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我只希望社会能还东涛一个公道”。
据孙东涛的家人介绍,于虹比孙东涛小1岁,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滑雪、游泳、打羽毛球,“东涛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每次做手术之前,都要回家翻看诊断和相关病例,遇到难题就翻阅书籍请教老师,而且特别爱和我讨论疑难病例。”
结语:
医乃仁术。治病救人是广大医务人员的天职。为了救治生命,医患之间应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不断,医院内的流血事件频频发生。
面对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我们感到震惊!
面对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我们感到愤怒!
面对不断发生的伤医事件我们大声质问:
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何得不到有效保护?
为什么伤医事件屡禁不止?
伤医事件的行凶者是否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伤医事件中,除了凶手应受法律惩处之外有无失职渎职行为?
请登录|注册后发表评论! |
-
-
lizhaowen #1<p> 因频发暴力伤医致全社会: 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他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了一首短诗:</p><p><br /></p><p>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p><p>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p><p>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p><p>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p><p>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p><p>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p><p>最后他们奔我而来,</p><p>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p><p><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