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陈仲强--促医联体模式“落地”推医改纵深发展

2014-03-13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量:1544   我要说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陈仲强在做客人民网两会代表委员访谈时表示,医联体是医改纵深发展的有效抓手。为了保证医联体模式能够有效“落地”实施,一定要拿出一个可操作的、有指导意义的办法,顶层设计尤为关键。
  “政府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和可持续的问题抓得比较准,”陈仲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家提出县、乡、村医疗一体化的整合,加强对全国2000多家县医院重点扶持和支持建设,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同对于城镇居民,提出“首诊在社区,双向转诊,分层医疗,有序医疗”,解决就诊无序,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问题,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大的模式,就是所谓医联体的架构。“也就是在一个区域,有一家大医院或者两家大医院引领若干家二级或者一级医院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
  为了能够使医联体真正起效,陈仲强提出了5条建议:
  一、尽快做好医联体的顶层设计。“目前的医院具有很强的个体性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所属医院的利益不同,靠医院自身响应很难实现真正的联合。”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运行模式、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干部(院长)任命及财政拨付等一系列相关重大改革,打破利益篱笆,在更高层面上整合形成有机联系的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机构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为实现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首诊在社区、双向转诊,分级有序医疗的模式提供重要的保障。
这样模式的形成需要有清晰的顶层设计,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方多方参与才能完成。没有机制上的实质性改革做保障,最后医联体很难持续发挥作用。
  二、建立理事会管理模式。医联体内干部任命、人力资源安排、物资调配、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建设和功能发挥等均由理事会确定。医联体内不同医院院长由理事会任命,院长对理事会负责,理事会对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政府主要做好规划、支持、指导、绩效考核,同时发挥好监管作用。
  三、医联体应为社会办医敞开大门。中央对于引入社会资源、支持社会办医的态度非常坚决,但实际上由于在医院运行和发展上未能得到同样的支持,门栏制定不合理,目前企业、民营、或私人医院的发展困难重重。最重要的是建立公平发展平台,对于与公立医院一样承担所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医院给以同样的政策、财力和人力的支持。对于部分承担政府职责的医院,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与之相匹配的支持。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有效调动医联体管理团队和医生的积极性,没有他们的参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医联体。
  五、使医联体设想真正落地。明确建立医联体模式的目标、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具体实施计划,在政府的推动下,为解决患者看病就医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