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标准工作量考评医生引激辩

2014-03-19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量:2242   我要说

上海正在做医务人员薪酬体系新方案,开出两张“处方单”:第一,采用“标化工作量”考评医生,打破“收入减支出”的传统薪酬分配模式;第二,推进医生价值多元途径。今后,上海医生的价值或从两方面实现,一是公立医院的“标化工作量”,二是通过多点执业,由市场自动调节、补足劳务价值。

这是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在3月15日中欧卫生圆桌会议上透露的上海医改关于“医生价值如何实现”的新方向。


实现医生价值为医改核心

医生价值如何实现已不仅仅关乎医生个人诉求。“这个问题很难,却是医改的核心。如果真正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许速的开场白。

而现实中,医生价值的实现的确很成问题。“‘我们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医生’……像这样重大的信任应该安然委托于那些人:他们得到的报酬必须与这种信任所需的社会地位相符,再加上他们之前必须接受长期教育、付出巨额费用,他们的劳动价值势必更加高昂。”许速意味深长地引用了亚当·斯密200多年前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并感慨,“国际上对医生价值的认定都基本遵守了这个原则,但在我国还有差距。”

当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提高医生收入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不论是刚结束的全国两会还是十八大报告,均提到“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但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问题是:在现实语境下,怎么提高医生薪酬。

鼓励医生安心当好医生

许速说,上海正做医生薪酬体系改革方案,开出两张“处方”,希望据此促进医生价值回归。

第一张处方是建立新的薪酬分配体系,打破“收入减支出,提取可分配资金”的传统薪酬分配模式。“传统模式很容易刺激医院创收,导致医院无限制扩张,诱导过度医疗;医务人员积极性很高,但患者对费用不满意。”许速称,新的薪酬体系要适应卫生行业特点,以人力成本和工作量为基础的可分配资金总量核定机制。其中,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标化工作量”。

这种模式将医务劳动量化,蕴含的是一种对医疗行为的引导。许速介绍,经过在上海一些医疗机构的试点,变化已出现,比如,“乳牙拔除”项目原本被认为收费低、耗时长,医生不愿意做。改革后,通过标化值调整,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在经济上得到体现,不再排斥这类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重视不同人员的薪酬价差。比如,管理人员的薪酬要控制在医生平均薪酬的70%~90%,以鼓励大家安心当“好医生”,而非“医而优则仕”。

许速还表示,在一个体系里医生价值难言回归,要实现医生价值需要多元途径。“上海正在推进建立新虹桥医学中心和国际医学中心,这两大中心不只是满足人们的多元就医需求,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成为调整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载体,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在市场上寻求服务定价和价值实现。”

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设想很好,但如许速所言,这是开放的、可讨论的设计,需不断完善。他刚在会场上抖出一点料,就引发激辩。

“一个中国医生看多少病人算合理?希望主管部门标化时想清楚。以我们医院为例,一个医生半天要看四五十个病人,而美国是8个~10个,半天看四五十个超出了医生长期可负荷的工作量。并且,如果长此以往,即便放开自由执业,恐怕医生都未必有时间外出。”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说道。

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朱恒鹏看来,医疗劳务标化有难度,“用药少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吗?住院天数短的医生就是好医生?未必”。

在更多医务工作者看来,医疗改革很难,但并不是说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或薪酬体系不可能,只是归根结底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生。此后,所有的评价体系才能绕其而建,并发挥“指挥棒”效应。

上海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导向,值得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