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祯:社会办医的饼,“看得到,吃不着”
2014-03-31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量:951 我要说
说起看病,一般人总习惯去公立医院。全国9成以上就诊量在公立医院,日门诊量过万人的医院已不罕见。其实,看病难,主要是指在公立医院看病难,就诊体验不好,服务质量不高。解决看病难,改善看病体验,必须鼓励社会办医,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创新社会办医机制”。国务院医改“十二五”规划给出具体目标——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但是,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破除了没有?社会资本办医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从今天起推出连续报道。
不排队的医院
医生2/3都是从台湾聘过来的,甚至还从国外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力求保证服务水准
在上海徐汇区,如果你路过钦江路102号,很可能以为是一栋商业购物建筑,而不是一所医院,因为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口没有停满车。一楼是星巴克咖啡店、便利店、药店以及几家速食餐厅。
楼里有一家医院,所有设施按五星级酒店配置,诊室、等候区生活化。这就是大陆首家台资独资医院——上海禾新医院。“不用排队”“不用担心大医院的交叉感染”“小朋友的药都是磨成粉的”“医生态度很好”“令人安心”“品质好”,这是记者在某点评网站看到的对该医院的评价。
“我们定位高端市场,打造24小时门诊,客户主要是台湾人以及一些外籍人士。他们看病一般首选禾新医院,医药费用可以通过台湾健保、国外的多种商业保险得到补偿。”院长张焕祯说,该院医生2/3都是从台湾聘过来的,甚至还从国外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力求保证服务水准。
3个月前在禾新医院生产的刘群爱人,一开始已经在三甲医院特需门诊建档,然而怀孕2个多月时,医生告知有一项检查指标达到正常范围最高值,很可能脑残。刘群赶紧联系另一家三甲医院,但被告知等排上了会错过检查时机。刘群又去看了两家合资医院,都不太满意。最后,在朋友介绍下到了禾新医院。
“主治医师梁大夫告诉我们,宝宝没有问题,我们松了一口气。他就像一个老伯伯,总是耐心讲解,随时接受电话询问,每次沟通长达半小时以上。”刘群说,“每次检查都有人陪着,而且一站式解决。”对比一下,刘群觉得在公立医院产检服务较差,到不同楼层去排队做检查,有人在楼道抽烟,有人不停插队。虽然禾新不是医保定点医院,6万元费用自掏,但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刘群感觉性价比较高。
禾新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门诊次均费用约700元,住院2500元。不滥用抗生素,很少输液,在门诊人次中约占1%。一年半以来,本地患者逐步上升到该院业务量的30%,有些科室如儿科,当地患者占一半。
不进医保,也很少在电视上、杂志上看到过禾新医院的广告,顶多有一些义诊、健康促进活动,这样的民营医院似乎很少见。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上海医药[0.30%资金研报]卫生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志兴说:“我总结禾新的特点:一是高端,主要满足台胞的医疗需求;二是医生技术过关;三是服务到位,患者看病不用走回头路;四是环境好,不拥挤。很多医院为了收支平衡,申请医保定点资格,虽然增加了收入,但人太多,环境受影响。禾新不做广告,口碑却很好。”
办医审批繁杂
医院开展了自费疫苗接种服务,但是申请了两年才成功,数量也没法保证
禾新医院的前身是辰新医院,第一家进军大陆的台湾合资医院。所属的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在台湾有10家连锁医院。至今,联新已经在大陆深耕13年。张焕祯的另一身份是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
10余年的大陆经验,张焕祯仍无法完全适应大陆的医疗管理方法,尤其是各种事务性工作的阻碍、政策法规的限制。
禾新的前身辰新医院曾搬过两次地方。上一次搬家是在合约还有5年的情况下,被房东赶了出来。当时有些项目正在投资,已有一年多时间,被赶出来之后,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医院的东西先在别的地方存放,然后找到有关政府部门帮忙,紧急找到一处房屋,才算解决问题。
搬到新地址后,适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鼓励台资在大陆办医院,原卫生部等部委也已经出台《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办法》,为此,联新决定办独资医院——禾新医院。然而,该医院的审批也不容易,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医院运行起来后,医院购置设备等事项,也需要报政府部门审批。而政府部门往往以不能单独审批你一家、不能为你一家专门邀请专家开一次会等理由,对医院的申报不予及时审批。通常要等待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批文。
为了方便境外人士、外籍人士接种疫苗,禾新医院开展了自费疫苗接种服务,但是申请了两年才成功,数量也没法保证。还有,3年免税期后,医院的税费、水电、房租、物业管理等全部按照企业标准征收,没能像政策里说的一样享受优惠。
管理方面也要磨合。“没有大陆的经验,不能把台湾先进经验嫁接过来。”张焕祯举例说,大陆和台湾的住院医师培训完全不同,多点执业做法不同,90%以上的病种都在公立医院里开展,药品、检查等规定不一样,因此单纯引进国外医院管理经验行不通。
据他介绍,禾新医院的高管会和台湾的管理人员一起修正管理办法,大约60%的台湾经验留下,40%的方法要修正。妇产科医师陆莉英告诉记者,台湾的管理人员经常会提出一些管理方法,但是“让人觉得很奇怪”,在大陆根本实现不了。
因为有大量的事务要处理,张焕祯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待在禾新,而台湾医院的事务只需要一周时间。对此,张焕祯感到很无奈。10多年前,政府就说要鼓励社会办医,但现在政策仍然没有落实下来。他打了一个比方,社会办医就像一张饼,“看得到,吃不到”。
张焕祯说:“我们其实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和公立医院一样待遇就行。”
优秀人才短缺
除了台湾等境外医师,本土医师不是退休就是刚毕业的,仍是“一老一少”格局
尽管从台湾来的医师大部分都是联新旗下医院的员工,但是他们来到大陆的收入比台湾本土要高,也超过该院大陆本土的医师。人员成本占据了开支大头,约占60%。“不仅是薪酬,还有他们的副高、正高等职称没办法认定,评价体系缺失,成为医院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张焕祯说。
记者翻看门诊出诊安排,除了台湾等境外医师,本土医师不是退休的、就是刚毕业的,仍是“一老一少”格局。
陆莉英原来是上海一家公立医院妇产科主任,退休前受朋友之托到辰新医院出诊,退休后就留了下来。像陆莉英这样的退休医师能请到很不错了。张焕祯说,大陆医师即使退下来,也不一定能请到,还要医院院长批准。而公立医院一般将退休医师纳入管理,大多采用返聘的做法,很少将他们放出去。
护士则基本以外地人为主,或是在原单位入不了编的护士。护理医技部曹红梅的情况就非常典型。6年前,因为入不了编制,她从陕西宝鸡最大的医院辞职,来到了上海。
陈志兴说,人才在发展中是第一位的,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就要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如果没有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不解放医生的生产力,那么医改就不会成功。
1984年,陈志兴到日本,发现那里的医师已在多点执业。医师每周到私立医院上半天班,收入很高,带的医生也可以去私立医院实习,优秀的私人医生也可以到医学院校兼职。“第一步,我们要先把退休的医生解放了,他们去多点执业不应该要院长盖章,可以学习台湾用备案办法。第二步,要主动创造条件,提供医生给别的医院选择,可以签订协议规避风险。”
陈志兴认为,市场是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基础,应让不同消费能力的人找到合适的医疗服务。社会办医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而政府公立医院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他建议,首先要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其次加快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改善外部环境,政府给予民营医院一样的待遇。“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而公立医院加快改革才会给民营医院发展留出空间。”
(原文标题:想跟公立医院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