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10年随访观察​

2014-04-02   文章来源:海军总医院骨科阮狄克 何勅 丁宇 张超 侯黎升 王德利 李超 徐成    点击量:177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目的:观察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临床疗效及移植椎间盘的存活与功能转归。

  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椎间盘治疗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全组共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8~58岁,平均45岁。脊髓型颈椎病15 例,椎间盘突出症6例。同种异体椎间盘取材后逐级冷冻于-196℃液氮中保存,术前37℃水浴箱中快速复温备用。手术经前方入路,切除病变椎间盘减压,选择体积大小适配的椎间盘植入,不使用任何内固定。临床功能分别采用JOA、NDI及SF-36评分标准,颈肩痛及前臂痛则分别采用VAS评分标准。

  结果:平均手术1.5小时,平均失血量73ml,最短随访时间1年,最长10年,平均6.3 年。根据JOA、NDI及SF-36临床功能评分,全部患者均有满意改善。术后2个月X线检查示供体椎间盘与受体椎骨愈合,未见免疫排斥反应。椎间盘高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主要发生在术后前12个月,以后变化不明显。虽然椎间盘有不同程度退变,但仍保留有良好活动度,在随访10年的5例中除1例发生自发融合外,其余4例活动度良好,未见相邻节段明显退变。MRI检查Tl和T2加权影像示移植椎间盘灰度值有下降,但与相邻椎间盘比较无显著差异。Ge+照影剂增强MRI检查示移植椎间盘有明显增强效应。

  结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中远期疗效是可以接受的,虽然移植椎间盘有部分退行性改变,但椎间盘营养通道仍维持开放状态,并保留了生理活动度与稳定性,未见移植椎间盘再突出及相邻节段明显退变。十年结果提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可以成为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病变、保留椎节活动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