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医改办已基本确定重返发改委
2014-04-08 文章来源:财新网 点击量:1047 我要说
在并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卫计委”)一年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下称“医改办”)酝酿从卫计委重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
据财新记者了解,医改办重回发改委一事已基本确定,但具体的编制和人员调动情况尚未确定和公开,仍在重新梳理。卫计委一位副司长告诉财新记者,近一年来,医改停滞不前,医改办重回发改委已无悬念。
2013年3月,医改办从发改委并入卫计委体制改革司,时任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的孙志刚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与信息、药政方面工作。
卫计委曾在公开“三定”方案时表示,这是国家深化医改过程中,解决职责交叉,提高行政效能的体现。根据医改“十二五”规划,未来两三年,医改的重点内容是医保体系整合、基本药物和公立医院改革,内容更多涉及国务院赋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职责。“今后,体改司承担国务院医改办具体工作,将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医改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在新组建的体制改革司,由原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梁万年担任司长,原卫生部监督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王雪凝担任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正司局长级),原卫生部规财司副司长刘殿奎任副司长,原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姚建红任副司长,原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副司长傅卫任副司长。
当时,医改办仅有主任孙志刚调到卫计委担任副主任。2006年10月,孙志刚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2009年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孙志刚兼任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主抓该省医改。在2010年1月举行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医改办多位负责人力挺基本药物采购模式的“安徽经验”。2010年12月,孙志刚升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
安徽经验的可持续性也逐渐遭到质疑。业界曾有估计,在孙志刚的推动下,重组后的卫计委将在全国推行“安徽模式”。但质疑声中,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推行力度也很有限。凡此种种,在不少学者看来,医改办纳入卫计委之后,协调能力更加有限,又耽于部门利益,医改进展乏善可陈。
医改办并入卫计委后曾出台两项政策,一是2014年1月9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另一个是2014年2月8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前者卫计委内部引发争议。“鼓励社会办医是国务院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吸引社会办医的关键在于公立医院让渡利益空间,包括松绑医生,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这是与公立医院利益相违背的,卫计委代表的是公立医院的利益,所以地方上关于社会办医和医生多点执业的一些大胆举措都没能通过。”卫计委前述副司长透露说。
前述副司长认为:“卫计委级别比较低,不能统筹人社部和财政部等相关利益部门,而且卫计委是医改对象,自己革自己的命是不现实的。”
对政府机构改革颇为关注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前期医改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在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的选择上,大的方向已经定了,现在下一步问题是医院的改革,发改委是综合协调部门,也有改革的功能在里面,由它协调会比卫计委好很多。”
但也有观点认为,发改委也是医改目标,医改办级别不够高,难以推动药价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转变,以药养医的根本问题难以解决。
“医改办并入发改委对于医改没有任何推动作用,因为发改委主导的政府行政定价机制正是医改的重要目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对财新记者表示,医改办不应放在利益相关部门,特别是卫计委、人社部和发改委。“卫计委负责公立医院,人社部负责医疗保险,发改委负责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这三个部门都应该是医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