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不改没区别:江苏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尴尬了

2014-04-16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量:1152   我要说

“你要问我对新医改的感受,我只能说,该我们管的管不了,不该我们管的倒在管。”江苏一家医院的办公室主任对法治周末记者抱怨说,医务人员的招用他们做不了主,像基建、设备本不该他们做主的倒在管。

在2009年新医改开启前,江苏就开始探索着医改之路。新医改开启后,江苏也成为试点城市之一。2012年,江苏选取了第一批15个县(市、区)作为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其改革核心,和国家部署的一样,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法治周末记者在3月下旬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试点的县级公立医院进行调查时发现,改革后,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都有所改善,但医务人员和老百姓却都没能感受到改与不改之间的差别,就连很多医院也不知道区别在哪里——该负债经营的还是负债经营、该举债建设的还得举债建设。

百姓:

看病是否降价没感觉

江宁区属南京市经济最发达的区之一,江宁医院是县区内少有的三级医院,也是江苏省2012年确定的第一批正式改革的县级医院之一。

3月26日下午,法治周末记者在该院普外科等候区,与一位因手指被撞就医的马先生交流,他说:感觉医院就一直没有便宜过,有医保的还好,要是没医保的话那更是承受不起。

在药房拿完药的两位女士也称,现在看病和原来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有的甚至还对记者说:“医院的药肯定要比药店里面的贵呀!”

法治周末记者在门诊大楼与不同的就医者交谈的1个多小时中,所有人都不知道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90%以上的人认为医院的药会比药店里的贵,并且认为检查费比以前贵了很多。

“现在做个普通的胃镜检查都要400多元,做无痛的要900多元,原来只要200多元。”因胃部疼痛来医院检查的陆女士坐在门诊大厅里向记者抱怨着,“检查费太高了。”因嫌检查费太高,她最终只花92元开了3盒抑制胃酸的药。

3月27日,法治周末记者在扬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仪征市人民医院急诊室的输液大厅碰到因尿道炎正在输液的石阿姨。石阿姨和老伴一听记者打听看病的费用,两人条件反射地坐直了本靠在椅子上的身体,其老伴伸着脖子情绪激动地对记者说:“没感觉费用下降,看病的费用比原来还要高了些,特别是诊疗费、服务费太高了。”

“每次挂个号都要10元,检查项目太多,又不能确诊。”石阿姨接过老伴的话,“一个尿道炎从(3月)10日看到现在还没有效果。每3天的输液费就是800多元,他们又不让我住院。”

记者在输液大厅走访发现,在输液的人群中,每天最低的费用在200多元。他们既没感觉到看病费用的下降,也没听说过零差率药费的政策。

连云港(3.86,0.00,0.00%)市灌云县人民医院是苏北的一家二级甲等医院,一位陪父亲来看病的女士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医院的服务态度比以前好一点,但“您问的医疗改革,俺没看出有什么变化”。

一位60岁左右的大爷告诉记者,他是来陪家属看心脏病的,住在医院十一楼。他听说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改革,但感觉看病总体价格还是贵。

他耐心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服务型收费和仪器检查性收费都提高了很多。比如做一个心电图,就比原来贵了20多元;挂号费,原来是2元,现在改为诊疗费10元;住院的床位费原来是每天每张床25元,现在是40元。注射费原来不到1元,现在是4元。”

医务人员:

改与不改没差别

医改除了让百姓得到实惠,还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人员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各改革的医院是否做到了呢?

南京市江宁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我们医院就实行了一个月,院领导看到针灸科的医生1个月拿10000多元,就眼红叫停了。之后又实行老办法,现在大家的收入和原来一样,(相互之间)相差无几。”

“什么医改不医改,我们的工资和原来没什么区别,财政就按40%给点基本工资,医院属于半事业单位性质,剩余的部分就靠自己创收了。”仪征市人民医院一外科医生对医改的薪酬政策更是不抱希望。

仪征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也如是说:“我们的工资和原来一样,拿到手就1900多元。”

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和记者聊起工资待遇时,更是没听说过还有这种薪酬标准,除了药品不准再加价外,好像整个医改与己无关。

灌云县人民医院负责医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定目录之内的治疗类药品价格确实做到了零利润。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没有降低,还和以前一样。工作积极性相比以前有所提高。医院的收入减少了15%,政府补贴5%,剩下的10%由医院自己消化。政府补贴的5%按季度或者按年度补贴到位。”

医院:

仍负债运行、举债建设

新医改和之后出台的各类配套措施,都明确要求:“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支出,由同级政府统筹安排,对所办医院履行出资责任,禁止县级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仪征是全国百强县,也是江苏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地。就是这么一个百强县的人民医院,却已负债9000多万元,今年还将举债3000多万元维修改造病房和购买医疗设备等。

该院财务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们医院每年只能偿还银行的利息,本金根本就没能力还。现在医改实行药品不加价后,在省物价局规定的范围内,医院只能在服务、诊疗等费用上提药品降价差额的80%,政府再补偿10%,剩下的10%由医院以加强内部管理消化。

该人员还称:医院医改后,政府在财政上还是跟原来一样(没什么支持)。即便现在医院进行病房改造、维修,购买设备也都是没补助的。医院在年初上报计划时,经费来源还得写补助(政府补助)+自筹,“我们都知道上面是不可能有补助的,但写还得这样写”。

“我们这是该管的管不了,不该管的倒在管。我们现在医务人员太少了,有的科室两年都招不来一个,人才紧缺是我们最大的问题,仅这3年内我们医院就流失了50多人。”

要说日子好过些,可能还是南京市的江宁医院,他们没有外债,所有的基建、医疗设备都是政府出的钱,他们都不用操心。

3月28日,南京市江宁区医改办的符科长向记者证实:江宁医院原本就没有什么外债,现在更不存在外债,需要用钱的地方都是地方财政出。

但他也说,江宁的模式不一定适应其他地方。比方说政府在补偿药价差额方面,其他地方补偿5%至10%,而江宁补偿15%,现在就连南京内的标准都没统一起来。

灌云县人民医院负责医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由地方财政承担,但实质上还是由医院自己举债,地方政府只是承诺替医院还债,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落实到位,还是个未知数。”

“医院的技术人员配置是由地方的人事部门来决定,医院没有机会对所安排的人员进行前期的技术调查。由于没有科研项目经费,不能建立自己的科研项目,导致医院医疗水平停滞不前。而这次的医疗改革,重点突出的就是体现医护人员自身的技术价值和服务水平。”

省医改办:

医院背债确实不合理

3月31日,法治周末记者将百姓、医务人员和医院都体会不到医改带来的好处反映给江苏省医改办的王副处长,王副处长说:百姓在这里有个误解,医改的目的并不是立马降低费用,而是让医院的总收入平稳过渡。这需要一个过程,患者只是暂时体会不出来。

在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后,通过实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政策、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建立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合理的补偿机制。

对于县级公立医院负债经营、举债建设的现状。王副处长表示:县级公立医院的债务没化解,确实不合理。再说了,现在也不允许医院举债建设。

可是,现实却是很多医院都在负债、举债过日子,仪征市人民医院在给政府部门的一封“医院债务化解等方面存在困难和建议”的报告中就写道:可能会因资金紧缺“迫使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不规范服务行为,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费用控制”。

(原文标题:江苏县级医改很尴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