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能否成为撬动医改难题的支点?
2014-06-20 文章来源:环球医学 点击量:817 我要说
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就印发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在广东省等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只要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在当地注册之后就可以多点执业。但是这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东省内、全国的认同。5年来,多点执业开展得并不顺利。多点执业为何会遇到很多障碍?因为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模式的转变,更是对整个医疗体制的一种撬动。
医生多点执业阻力重重
近期,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今年推出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度,“这是从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健全医疗卫生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让医生的自由流动有强大的保证。”
在我国,要实现卫生部要求的从单位人到社会人这个过程,必然会遇到很多障碍。阻力来自法律法规、人事制度、医院文化、医疗安全、服务意识、病人流失、科研教学等方方面面。
允许多点执业能否成为撬动医改难题的支点?
多点执业也许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支点,它可以撬动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医改的最终走向是实现医生身份管理逐渐走向岗位管理,定岗不定人。医生的身份从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其中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医生的身份从圈养到放养。
医师多点执业一定是撬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支点!这块玻璃门打破了,没有了事业编制的束缚,医生就不仅是医院的,也是社会的。这一点容易明确。医生是社会的,而不是国家的。如果是国家的,那么医生只能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用事业编制将医生们圈养起来就是一种方式(虽然这不是最差的方式,这么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让医生们“安心”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
如果医生是社会的,那么医生才是真正的自由人,既可以选择为公立医院机构服务,也可选择为民营医疗机构服务。此外,多点执业地点可以全是公立医疗机构,也可以全是民营医疗机构,还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
医院设立全职和兼职岗位是实现医生多点执业的最好的契约方式。在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下,医生对某一家医院是选择全职还是兼职,由医生自己决定。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医疗任务,医院一定是合同予以明确,接受法律的保护与约束。
医生多点执业确实将带来体制革命性转变,不仅包括人事制度的改革,还会撬动支付制度的改革。医师多点执业将是逐步解放医生,让医生的尊严和劳动价值逐步实现的过程;是方便群众就医,逐步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的节奏;也是鼓励社会办医,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举措。这是利国利民的,势在必行!如果不谈人事制度改革,本身就是僵化的观念去指挥活跃而有生命力的改革,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目前我们所希望的是,只要有医师资格,无需登记就可执业,医生可以跟公立医院签订契约合同,也可以自己开办医院。通过市场推动,引导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使大多数医师希望的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医师潜力、影响力得以发挥,患者在家门口也能得到很好的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