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4-09-18 文章来源:环球医学 点击量:2373 我要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提高医生队伍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造就高水平的临床医生的必由之路。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起步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依然没有完全成熟,尚存在专业种类严重覆盖不全、基地审核不甚严格、缺乏相关制度保障等问题。除了相关配套文件外,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财政支持,对落实住院医师规培制度有重要意义。
叫好者怎知医学生疾苦
如今各级主管部门力推与国际接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号称“大势所趋,利国利民”,各界一片叫好声。唯有医学生在茫茫然、惶惶然,如临冷风凄雨,不知所归。
这项“看起来很美”的制度,若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可能会成为剥削年轻医生、阻碍其职业发展的又一座大山。
1、待遇差:三年培训期间,每月1500~3000元的培训待遇,这是周扒皮作风。年轻医生沦为啃老一族。
2、同岗不同酬:在非编制化规培制度下,同岗不同酬,规培生成为医院二等员工。
3、含金量低:规培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敌研究生学位,从而沦为考研失败后的选择,如同鸡肋。考研考博已经成为医学生职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几乎只有考研失败者才加入规培生队伍,在三年培训期间又有不少规培生考研离去。很明显,规培证书难敌研究生学历,规培证书的含金量不足。
4、廉价劳动力:作为培训基地,基本都是大型综合医院,在大型医院繁忙的临床工作压力下,规培生是最好使用的廉价劳动力,“重使用轻培训”普遍存在。临床工作和科研晋升压力挤走了真正具备教学资质的老师们的时间,让一位有教学资质的急诊教师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分毫不收、对晋升几乎毫无帮助的长期教学,这样的制度谈何美好?
2014年住院医师规培总数约5万 规培配套文件陆续出台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住院医师培训标准高、要求严、内容丰富,历来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也使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成为医改绕不开的话题。事实上,早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就实行了严格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1993年原卫生部颁布《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自此各地开始不同内涵、不同要求、不同配套政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尝试。2013年12月31日,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全面启动、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2014年医学专业毕业生约8.5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数约5万,开展的省份由2010年的19个,增加到2014年的31个,事实上已经可以看做规培制度的全面启动。中国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之前,没有完善的医生培养制度,医生进入临床诊疗之前,受制于工作单位的水平接受培训,不同单位对医学的理解、规范性的程度不一致,造成了现在医学界水平的参差不齐。有专家认为,中国自此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医生培养制度。
为了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4年,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配套文件,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等,对基地认定标准、培训基地医院基本条件、专业基地基本条件、培训内容和标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年限和方式等,做了相对详细的介绍。
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待遇需保障 规培生去向引担忧
现在中国医院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行为的不规范,重视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是解决问题的主线,聪明的院长会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在第一位考虑。
规范化培训的首要工作是基地认证,应“严”字当头,收紧基地数量,在全国认定培训基地约450家,且全部设在三甲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协同、资源统筹。其次,要确保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待遇,其待遇应由四部分组成,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委派单位投入、培训基地投入,四者都应确保发放。
培训工作还要切实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遴选职业道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具有带教能力和经验的临床医师。住院医师培训难度在行业之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成为医改最重要的工作,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各基地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住院医师规培
中央财政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资金补助标准为3万元/人年。补助资金2/3用于补助住院医师,1/3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今年计划招收5万名临床医学毕业生进入培训基地接受培训。
想要达到美国住院医培训的高水平,任重而道远,但我国依然“在路上”,不断努力。与国际接轨不能总变成“选择性”接轨。如何真正让这一制度内外皆美,需要行业管理者好好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