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与“自由执业” 傻傻分不清

2014-10-19   文章来源:环球医学    点击量:2348 我要说

  10月14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针对医疗行业人事薪酬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活人力资源。但是上述文件并未给出此项改革的具体时间表。相关负责人的解读混淆了“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二者的区别,需要纠正。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按照新的改革思路,医师多点执业将进一步放开,符合条件的政府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可以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兼职或开办私人诊所。其中“符合条件的政府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可以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兼职或开办私人诊所”这句话,也明显混淆了“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二者的区别。


  那么,“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二者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的医生身处一种学名叫“体制内”,俗称“被包养”的生存状态中。而“体制内”医生都是有“编制”的。有了“编制”,就可以“吃官饭”,并拥有了铁饭碗。但是,这个铁饭碗其实一点也不好玩儿,因为它是个古董。如今在中国,除了公务员以外,只有医疗和教育、文化这几个领域仍然顽固坚持着计划经济制度,于是医生和教师就有幸或不幸地成为了“单位人”的活化石。


  “体制内”魅力何在?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体制内”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社会上的“求稳”心态。当前,基层的财政供养人员主体是教师和医生,虽然没有太多权力和特殊待遇,但能满足“求稳”心态。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也还说得过去,不仅父母希望能规避风险,就连孩子个人也都渴望稳定。”


  按照中国的相关规定,编制内的医生享有某些特权和福利,虽然现在这些福利正在逐渐减少,但不被随意辞退的铁饭碗工作保障,高于普通企业标准的退休福利,以及职业发展优势和便利等,还是令多数体制内医生难以割舍。


  不过,编制带来的铁饭碗也在同时限制了医生的自由,医生如果想要保持体制内的身份,就必须“听话”,否则很可能生不如死,但医生不愿跳出体制,还因为现行制度下在体制外做一个医生实在是太难了。


  医生的“编制”在哪家医院,那家医院就被定义为所谓“多点执业”概念中的“第一执业地点”。所谓“多点执业”,就是医生在保留“编制”这一体制内身份和完成“第一执业地点”的本职工前提下,去其他医疗机构兼职的意思。所以,在“多点执业”的概念中,医生仍然是隶属于单位的“单位人”,只需要考虑医疗技术问题,而无需把自己当成一个经营者,这和市场化领域的很多行业中可以随意找工作的“社会人”存在本质的区别。


  那么,什么是“自由执业”呢?所谓“自由执业”,是指医生不再受“编制”的羁绊,不再是“单位人”,而是一个“社会人”,并和其他市场化领域中的很多行业一样,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工作,当然也可以自己开诊所。


  不过,很多人面对“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这些概念,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有人说,美国的医生也在纷纷受雇于医院,不再自己开诊所,所以“自由执业在美国也不再流行了”,这种说法是对“自由执业”概念的误读。所谓“自由执业”,就是指的医生不再受所在单位的约束,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执业机构和工作方式,而不是仅仅意味着只有自己开诊所。


  另外,“自由执业”不仅意味着医生的一种个人选择,还需要整体医疗制度的改革和配套。目前制度下,一个医生如果选择跳出体制自由执业,将遇到无法想象的政策障碍和困难,甚至很可能完全无法实现。医生自由执业要改变,那么整个医疗体制就要改变,在目前情况下不可能马上实现。


  另外,一旦自由执业,医生将面临市场竞争,并需要把自己从一个医疗技术人员,变成一个经营者,这对于目前连“医疗属于服务业”这个常识都不理解的很多体制内医生而言,所需要的观念更新以及可能面临的心理障碍,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因此,“多点执业”不是“自由执业”,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医改的方向是医疗体系去行政化,取消医生的“编制”,让医生回归社会,成为一个自由人,这样,医生可能会失去原有的铁饭碗,但却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在市场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古代,医生是自由职业者,但是在今天,医生单枪匹马闯天下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高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创新手术的复杂程度增加,使得医疗行业更需要团体协作。但是医生不应该仅仅是医院“高墙”之内的宝贵资源,也应该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