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聚焦现今骨科新思维

2015-11-1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鲁海燕 徐璐 点击量:179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5年11月18日,第十七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在重庆召开。这个名为“京港”,实为内地与香港之间医疗同仁交流的平台,是1997年由中华医学会和香港医学会共同发起并主办,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一次,今年的主题是“现今骨科新思维”。

饶克勤秘书长致辞

史泰祖会长致辞

田伟主任委员致辞

吴健华会长致辞

蒋电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华医学会饶克勤秘书长,香港医学会史泰祖会长,第十七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田伟教授,第十七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暨香港骨科学会吴健华会长出席本届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电明教授主持。

出席会议嘉宾合影

  据了解,为促进内地与香港医疗界在专业知识上的交流,加强彼此对两地医疗体系运作的了解,从1997年至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已经在香港和北京、成都、温州、长沙等地成功召开了16届,对促进内地和香港医务人员的情谊与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主题不同,分别涵盖了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骨质疏松、男科、艾滋病/性病、妇科疾病、社区卫生、精神卫生、呼吸系统疾病、灾后医学/心理康复、儿童成长与环境、防盲治盲、皮肤健康与美、癌症医学新发展、泌尿科疾病等各疾病领域。

会议现场

  中华医学会秘书长饶克勤在致辞时透露,今后内地与香港医学界的合作将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专科学院建设及培训等方面。他对香港骨科医学院、香港义肢矫形师学会、香港职业治疗学会、香港手外科医学会,以及香港物理治疗学会对这次会议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饶克勤秘书长指出,本次会议特别安排在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会前召开,是希望吸引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对京港医学交流会议更多关注和参与,以实现讲者与听众的积极互动,促进双方骨科医生的深入交流。他相信,这次会议对促进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骨科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将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感谢中华医学会多年来给香港医学界与内地同行交流的机会。香港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多老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骨科的新思维一定是从高科技和新技术等方面得到发展,但是一切的发展还是以人为本。” 香港医学会会长史泰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与内地同道交流,共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像导航、机器人以及3D打印等新的骨科技术手段。社会对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微创化,以及骨骼系统健康、特别是老龄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田伟说,这些变化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今骨科各个专业的发展点是什么?应该朝哪些方向去发展?

  基于这些想法,本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从小儿骨科、手外科、足踝、关节外科四个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以促进内地与香港骨科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双方对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香港骨科学会有幸参加此次会议,是希望跟内地骨科同道进行高水平的交流。”香港骨科学会会长吴健华认为,这是见证同道间友谊最好的方式,大家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定会对提升学术研究和临床技能大有裨益。

部分演讲专家

现场积极讨论

  开幕式之后,来自香港的10位专家与内地的9位专家,围绕小儿骨科、手外科、足踝和关节外科四大专题,就Perthers病的新疗法、儿童脊柱畸形的评估与治疗选择、青少年患者髋关节保全手术、儿童膝内外翻畸形的矫正、复杂羊膜束带综合症的早期治疗、类风湿手及腕关节的治疗、舟骨骨折治疗进展、上肢全关节置换和部分关节置换的新进展、足踝的微创手术、足踝外科的热点和趋势、足踝外科手术之新进展、全踝关节置换在中国、THA入路概况、全膝关节置换的血液管理、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最新进展、跟腱撕裂微创修补手术等20个课题进行了一整天的交流与探讨。

中华医学会与香港医学会领导商谈合作事宜

中华医学会与香港医学会领导商谈会议后合影

  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饶克勤秘书长、罗玲副秘书长、学术会务部孟庆龙副主任等领导,与学术会务部副主任香港医学会史泰祖会长、陈以诚副会长等领导,商谈了第十八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议题、学术安排、时间、地点等内容。饶秘书长建议通过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促进香港与大陆两地学术组织资格的相互认定,他希望双方继续开拓合作领域,包括两地医务界与相关产业领域的合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