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一代骨科大师刘植珊教授

2016-04-25   文章来源:长海医院骨科    点击量:3947 我要说

刘植珊教授
(1920-2016)

我国著名骨科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奠基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刘植珊教授,于2016年4月21日6时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97岁。

刘植珊教授是长海医院骨科的奠基人,为科室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带领下,骨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并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成为国内领先的重点学科;刘植珊教授不仅精通专业,医德高尚,还甘为人梯,从医数十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刘植珊教授近百年的辉煌人生见证了长海骨科的茁壮成长,他作为开拓者和奠基人的勇敢、献身、坚韧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长海骨科人的心中,激励后来者永远向前、向前、向前!

【刘植珊教授生平】

刘植珊教授,山东文登人,生于1920年8月,1947年毕业于国民政府国防医学院,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长海医院骨科专业组组长、主任。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6次,2次荣立三等功,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及全国解放胜利勋章各一枚。199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刘植珊教授是长海医院骨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为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植珊于1947年5月参加解放军,担任华东野战军前防卫生部直属医院军医及医训队教员,后又兼任华东医学院教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结束后,协助接管联勤第二总医院,作为外科联络员负责外科与军管会的联络工作。

1950年11月,刘植珊率领骨科13名医护人员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赴朝鲜战场一年余,担任医疗队第一分队长,参加了第五次朝鲜战役。一年中踏遍了朝鲜的山山水水,到过三八线和南北两岸,带领全队每天坚持在战斗第一线。

抗美援朝时期的刘植珊

1954年,刘植珊教授开始主持长海医院骨科工作,骨科成为单一病区科室,展开床位50张,刘植珊任第一任主任。

在五十年代中期,刘植珊即开展了断肢再植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1963年,刘植珊主持的断肢再植手术获得成功,对我国的显微外科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相继主持开展了三翼钉治疗股骨颈骨折、颈后路椎板切除手术、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结核、脊柱截骨术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重症后凸畸形、后路脊柱侧弯哈氏棒矫形手术,这些手术均处于当时国内领先水平。


刘植珊教授(左一)与患者合影

文革中,尽管学习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刘植珊教授仍成功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异体半关节移植术根治关节干骺端巨细胞瘤、骶骨巨大脊索瘤切除等多种手术方法及技术。

刘植珊教授(左)在工作中

文革结束后(1978年-1990年),刘植珊教授继续任骨科主任,为促进专业化发展,将骨科分成创伤、骨病、显微外科、肿瘤专业组,随后又建立起脊柱、人工关节等组。1978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骨科专题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中青年人才,开展了横突孔前路减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等多项新技术。1979年骨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刘植珊成为长海医院骨科首位硕士生导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的“可调式人工半骨盆及全髋关节置换术”于1988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刘植珊教授退休后仍坚持参加科室病例讨论

退休之后,刘植珊教授继续关心科室建设,坚持每周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年事渐高后,虽然不能亲临临床一线,但每逢科室重大学术活动,他也亲临指导、建言献策。

刘植珊教授为人师表、学风严谨、工作踏实、精益求精,对年轻医师的培养严格要求、不遗余力,众多弟子已成为中国骨科界知名专家。刘教授的学生对老师非常尊重,每逢节假日都经常登门慰问拜访,刘教授也每每亲切地关心学生的成长。

继刘植珊教授后,在杨瑞和、高建章、吴岳嵩、侯铁胜、张春才、张少成等前辈的带领和几代长海骨科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总体水平国内领先,融医教研为一体,以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骨病等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获国家、军队及省部级各类基金5000余万元,获国家级奖项5项,军队及省部二等以上奖项41项。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0篇),主编、主译专著67部。

各位医护人员将以大师为榜样,继承良好的学风、医风和作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同心同德、拼搏奉献、共创美好未来;长海骨科人将继续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刘植珊教授的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刘植珊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关节手术

刘植珊教授(左二)与外国留学生合影

吴岳嵩教授(右一)和导师刘植珊教授80年代合影
吴岳嵩教授于1995年晋升为长海医院骨科首位博士生导师

张春才教授与恩师刘植珊教授合影

刘植珊教授(床旁右一)带领科室业务骨干查房

 长海医院骨科成立60周年纪念时  
刘老对晚辈的寄语

六十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手中接管了残破不全的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解放后,在各级首长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医院逐步发展,现已成为上海市的著名三级甲等医院。长海医院骨科的发展史我已在多个场合叙述,均符合历史事实,我就不一一重复了。现将与骨科有关的一些情况,略述一二为同志们参考:

1.历次战争中,大战结束后转移下来的伤员,骨科伤员约占50%-60%,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中越自卫反击战均有此报告。因此,骨科医生在战争中肩负的责任重大,是伤员抢救的主力军,骨科医生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2.重大自然灾害或战争发生后,需要组织医疗队,骨科医生应首当其冲。我院曾组织过多次医疗队,均有骨科医生参加,取得良好的效果。

3.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工作,骨科医生应奋战在第一线,因为大部分创伤以四肢、脊柱为主,骨科医生有当仁不让的义务。

4.在抢救伤员时,早期处理常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处理不够完善的伤员应急时给予救治,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要从中提高自己的意识,吸取教训,避免产生类似错误。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我院骨科六十年中,不论在解放战争结束后遗留伤员的后续治疗,还是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火线救治,以及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中对伤员的抢救,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在,在和平建设的年代,我们长海医院已是国内的重点医院,对军人、对市民都有重点保护作用,这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到我们的职责吧!


长海医院骨科首任主任

2009年8月

【刘植珊教授大事记】

1950

刘植珊率领骨科14名医护人员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赴朝鲜前线,并参加第五次朝鲜战争,刘植珊任医疗队第一分队队长

1954

刘植珊任长海医院骨科组组长
刘植珊在天津参加由中央卫生部举办的骨科学习班学习一年后回到上海,在上海率先开展了大量的脊柱、骨关节结核手术

1955       
主持完成三翼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1956
主持完成开展颈后路椎板切除手术

1957
主持完成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结核

1958
骨科成为单一病区科室,展开床位50张,刘植珊任第一任主任

1960       
主持完成脊柱截骨术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所致之重度后凸畸形

1961       
主持完成后路脊柱侧弯哈氏棒矫形手术

1963       
主持完成断肢再植手术并获得成功

1972       
主持完成人工关节手术并获得成功

1976       
主持完成异体半关节移植术根治关节干骺端巨细胞瘤并获得成功

1977       
主持完成骶骨巨大脊索瘤(肿瘤直径达22cm)的手术治疗并获得成功

1978
任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骨科专题培训班并任负责人
主持完成开展横突孔前路减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获得成功

1979       
骨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刘植珊晋升为长海医院骨科首位硕士生导师

1988       
可调式人工半骨盆及髋关节置换术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由刘植珊主持完成

1990       
可调式人工半骨盆及髋关节置换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刘植珊为第一发明人

刘植珊教授与骨科老中青三代专家教授研讨学术

刘植珊教授(左二)等与外国留学生

刘植珊教授及弟子(左起:吴岳嵩、侯铁胜、蔡郑东、李明)

刘植珊教授九十华诞暨从医六十二周年庆典活动(2009年)

刘植珊教授九十华诞暨从医六十二周年庆典活动(2009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