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进:做一名挽救生命的“艺术家”

2016-06-07   文章来源:健康报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林进 点击量:3054 我要说

我们常说,艺术门类包括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等。但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尖端的艺术品。而且这个艺术品是我们人类目前不能用工业制造的,可谓是自然界造出来的巅峰级别的艺术品。对于这样一种更为深邃的艺术,我们能怎样去理解它呢——医学无疑就是一个出口。


林进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协和艺术团”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

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关节学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常委或委员以及《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等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或特约审稿人。曾在欧美、亚太及港台等地区进行专业学习、技术培训及学术交流。从医30年,提出并不懈追求“医术-仁术-心术-艺术”的职业境界。


1生命本质是一种更为深邃的艺术

既然生命本身就是艺术,我们要把这个艺术维系下去,让生命能够发光,且有它自己的韵律,那么我们医学本身就注定要带有艺术的元素在里面。

其实说到医学和艺术这样的话题,理论上讲不是可以随便驾驭的,我更是难以驾驭这样的题目。如果一定要我讲一讲对两者的感悟,只能讲述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医学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朝鲜战场上一个很著名的外科专家到了晚年,别人对他的描述:“在生与死之间,医生的手术刀就像钢琴家弹奏着的琴键一般,永远精确而美妙地在生死线上飞快地跃动着。在这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医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让我领悟到,手术达到一个境界后,其本身就成为了艺术。医学、手术的过程,也是可以艺术化地去描述的。比如去年“七·一”的时候,我们在医院文艺汇演中表演了一个关于一次手术故事的影子舞,就用舞台和光影展现了手术场景的美。

林进(前排中间)与“影子舞”

原创团队的医务人员在一起

我们常说,艺术门类包括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等。但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尖端的艺术品。而且这个艺术品是我们人类目前不能工业制造的,可谓是自然界造出来的巅峰级别的艺术品。对于这样一种更为深邃的艺术,我们能怎样去理解它呢——医学就是一个出口。

医学的本质,是呵护生命的科学。那么,既然生命本身就是艺术,我们要把这个艺术维系下去,让生命能够发光,且有它自己的韵律,那么我们医学本身就注定要带有艺术的元素在里面。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手术中,有时我们在人体中需要用到一个临时的间隔器,于是我就自己手工即兴用抗菌材料捏了一个股骨头。这是医学的用具,但在对它塑型和使用的过程中,我会有种感觉:这算得上是一个雕塑,而且是一个能让病人实际受益的雕塑,并且,没有医生的匠心、爱心及艺术能力,即使是这样一个简易的工具,或者说是浅显的艺术,也是不容易做好的。原来,医学和艺术如此相通。

手术中徒手塑形的临时股骨头假体

此外,还有很多把医学和艺术结合起来的东西。比如有医生把医学意义上的眼睛、心脏、头颅等等器官所发挥的功能及患病后可能出现的功能障碍等异常情况,用一种很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另外,有放射科医生用放射线的方式把植物、动物拍下来之后,幻化成一幅很美妙的水墨画……这些,都是医学里的艺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盖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医学既是一门博深的科学,又是一门伟大的艺术。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说过:医疗的艺术包括三件大事,即疾病、患者和医生。而医疗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所以你看,作为医生,将医术本身与艺术相结合其实并不难。

希波克拉底

所以,既然早期先贤们就已经有这样的一种认识,那么我们后人应该怎么去领悟和实践呢?我们从音乐说起。首先,音乐是有旋律、有乐谱的。从这一点看,它是很严谨的,速度、音调都不能乱,演奏者要用很好的记忆力和反复练习来巩固。而一个乐队,除了要讲求配合,要想出创意,那它的成员还要有自由度,要催发灵感。这几点之间看上去可能有些矛盾,但它们是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那医学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它有很多方面都与音乐相契合。医学的基础就是严谨、精确、配合。但是想让医学有好的发展,想要医学做得更加有灵气,那么一样也要自由。这个自由的含义是很多的,包括医学科学本身的自由,包括我们现在讲的医学团队的人才流动,等等。同时,我们的医学也一定要有灵感,多少发明创造都是灵感产生的结果。

林进在学术演讲

2音乐医疗领域大有可为

一些重症、自闭症、焦虑症等患者,都有沟通障碍的情况存在,而是艺术可以突破这样的屏障,直达人的心底。

我们刚才讲了,医学中有艺术,那么反过来,艺术在医学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我们现在一些医院里会播放背景音乐;一些科室的环境设计也很下功夫,儿科的环境装饰会尽量符合孩子们天真好玩的特征,中医科会装扮得古朴、风雅。因为,艺术本身对疾病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患儿床前

(图片来自网络)

具体来说,音乐是有节律和频率的,它是带振动波的,所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相应地有了自己的谐振和振波。这样,身体和音乐之间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音乐也就这样对器官产生了调整。

抢救床旁,音乐能带给患者出乎意料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大概在1985年左右,当时中国音乐学院就酝酿成立一个专业,好像叫做音乐医疗专业,让我感到这个领域是大有可为的,因为音乐对机体除了有理疗作用之外,对于人的精神状态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当时,这个边缘学科深深地吸引了我。为什么呢?首先,它有助于情感的发泄;其次,它还可以有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一些重症、自闭症、焦虑症等患者,都存在沟通障碍的情况,而艺术可以突破这样的屏障,直达人的心底。而我个人理解,中医中的阴阳通络、生阳通经等理论,也可能有很大的因素是心理上的暗示。

我曾亲身体验过放松医疗。它是怎样的呢?比如,治疗过程中把灯光暗下来,病人安静地躺下,这时候轻轻地播放出音乐,而且由床产生了相应的谐振,整个氛围会使病人逐渐放松、身心得以调整。我做完之后,真的疲劳大大缓解,可谓奇效。这就是艺术在对病人进行直接性治疗的实例。

音乐能起到舒缓的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3谁具备艺术潜质,谁就能用艺术的方式去和大家沟通

对艺术有追求能力和向往的人,不仅能把这种能力运用在工作中,还说明他的人格是丰满的。

谈到艺术治疗的功效,其实我们还可以说得再实际一点,它到底应该怎么用。我建议大家,音乐治疗要想起作用,那么音乐的类型、播放的设备都很重要。针对睡眠的音乐、提高工作效率的音乐,差别很大。同样,当事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对音乐类型也有不同的要求。国外很多医院的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都会放音乐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缓解疲劳和紧张。医生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可以根据自己手术的分工、节奏和状态挑选适合自己的音乐。比如这时候你已经连上了好几台手术,饥肠辘辘、劳累不堪,再放个进行曲,你就会更饿;如果你刚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情绪很躁动,这时候再听一段摇滚,那也很可能要出事。

助手的手术记录精细修改

此外,音乐治疗时的播放设备也很重要。首要的是效果要高保真,不能有很多杂音,否则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作用。其次,音乐治疗对音场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个喇叭或者音源从哪个方向出来,传到什么地方也要非常科学;甚至,音量的调试也不能完全由着性子。

除了拥有上述一些大家公认的实际功用外,我对音乐也有些自己的感悟,那就是,它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驱除邪恶。我发现,心地善良、具备情商的人往往更容易对艺术敏感,乐于对其享受并追求。基于此,我们现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总会刻意去发现,他除了刻苦做学问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这么多年,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有好多都是钢琴九级、古筝十级,画画、唱歌水平已经达到专业级别,还自己作诗作曲……也就是说,在工作、学业以外,他们有很强的对艺术追求的能力和向往。我们认为,这样的人不仅能把这种追求的能力运用在工作中,还说明他的人格是丰满的。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除了本职之外,毫无爱好和追求,那他生活和工作也许会让人感到苍白和乏味,而且其中的压力天长地久地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会变成一种逆反的东西,容易让他往负面的地方发展。

林进指挥照

艺术在医疗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现代医疗已不是简单的看病那么简单了,它涉及复杂的医疗管理,涉及团队内部人员甚至团队之间的协调。一个深谙艺术之道的医生和不懂艺术方式的医生,去管理同样一个团队,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细想一下,我们应该都有一点体会。比如外科大夫做手术,有的人在手术台上摔东西砸东西,甚至爆粗口,团队和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配合很差,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典型地缺乏艺术修养!

指挥大合唱

我经常说,艺术其实是人文修养的一个部分,谁具备艺术潜质,谁就能用艺术的方式去和大家沟通,让身边的人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医疗工作本来就很紧张、很劳累,如果一个人不注意方式方法,什么事都来硬的,别人就会很讨厌跟他配合,因为和他在一起,除了被压迫感,没别的美好感觉。但是如果你处理事情、与人沟通,都很注意艺术地拿捏分寸,别人就很愿意跟你交流,很愿意跟你搭档,很愿意跟你配合,那么这个团队在一起,不仅能很高效地完成任务,还能在和谐的配合中产生很多妙招,创造出一些更好的方法。

4艺术素养会直接影响到行医的效果

很多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灵感和启发,都是从医学和艺术的交叉点处发现并找到答案的。

既然医学和艺术有这么多的相关性,那么落实到个人的时候,如何去提高个人素养?妇产科泰斗郎景和教授在艺术欣赏方面写有很多杂文,涵盖了疾病、治疗、医患关系等方方面面,我看后非常有启发。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郎教授倡导我们不一定要精通艺术,但一定要懂得欣赏艺术,这种欣赏能力直接影响你的行医能力和效果。

当年的音乐创作手稿

我认为,没有艺术的医学首先是乏味的,其次是不完美的,甚至有时候会是危险的。去年的国际骨科会议有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前来参会。作为东道主,我们想把会议做得更国际化一些,就在其中一次晚宴之后,招待来宾欣赏一场很高规格的音乐会。结果当天到了现场才发现,国内有不少专家大腕都不在现场,或者迟到,反而是外国同仁们基本都到场了。后来才知道,那些没有去的人,大半都跑去喝酒吃饭应酬去了,也许在他们心中,这比听音乐更重要吧。当时,作为大会主席的协和医院骨科邱贵兴院士也在场,他的眼神里有种难以掩饰的失落与尴尬。中场休息时,我走过去和他坐在一起聊聊音乐,他才慢慢地有了一点欣慰的笑容。

林进与邱贵兴院士共享交响乐

我们常说医生群体是高级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仅仅有学历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有涵养,需要很多人文和艺术综合起来的积淀。我们刚刚辞世的变态反应科的老主任张宏誉教授,他除了在行业中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以外,还凭着艺术素养,写就了协和医院的院歌——《雨燕》,后由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由毛阿敏首唱,成为百年协和的经典传唱歌曲。

张宏誉教授

再比如说家喻户晓的郎景和教授,不仅医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获得了院士头衔,闲暇时间里那可是琴棋书画样样在行,他追求这些艺术方面的东西耽误了他的学术工作了吗?根本没耽误!反而对专业工作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郎景和院士

再说我的好朋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付中国教授,在专业领域很有权威,可是他身边的病人、同事和朋友非常喜欢他。为什么呢?他在绘画方面颇具才华,能把手术中的所见跃然纸上,自己或身边人有什么新的想法,他都能很快通过绘画表达出来。不仅很有才,而且乐于助人,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付中国教授画作

我们再举举身边的例子。前几年,世界医师交响乐团来到中国演出,要在当地选派医生音乐家立即加入乐团,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这就是考验一个国家有没有这样人才的时候。当时我们马上就紧急召集了医院和协和医大的几位年轻医生,第二天直接参加了演出。我认为,在这种时候,涵养和积累就是一种能力。

世界医师交响乐团正在演出

左一为协和医院蔡思逸大夫

我院还有一对小夫妻,都是协和医大毕业的。当时外科学系招收新员工时,他们面试成绩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而业余呢,这个小伙子学双排键的时候和玖月奇迹是同门,水平也完全是专业级别的;他夫人擅绘画,无论轮转到哪个科,都能画与那个专科相关的手术图谱,极其专业。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年轻人有这么多的兴趣爱好,那么高的艺术修养,会促进他专业做得更好,让他更加全面、更加优秀。

九号院的秋色 樊悦 耳鼻喉科

其实协和在年轻人的培养方面,一直很注重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内科开展的年轻人读图大赛,冠名图霸大赛,就把专业内容和艺术气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外科的基本技能大赛、艺术类人才的选拔大赛以及医学新青年的各种活动中,不仅协和的年轻人踊跃参加,中青年甚至老前辈也很喜欢参与,大家在一起娱乐的过程中,开展了许多创新性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给协和带来的是什么呢?带来的是朝气、是活力、是后辈们无穷无尽的后劲儿。

5艺术让追求完美的理念深入骨髓

我们都是医务工作者,艺术不是我们的本行,但我们要拥有艺术的潜能,具备一种懂得欣赏和喜爱的能力,并且自觉地把这些有益的元素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作为艺术的受益者,我也来现身说法,为艺术做做广告。年轻的时候,我被派到南极科考队当队医。那是一段很值得怀念的日子,除了在南极不太容易得病(因为它太冷了,细菌很少),可以好好锻炼身体,可以好好去享受户外的运动外,还有什么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呢?在那种枯燥无聊、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文艺表演简直给所有队员带来精神上莫大的慰藉。当时中国队有十几个人一起越冬,但是真正有艺术特长的就这么一两个人,而别的国家的科考队,几乎都有自己的乐队。我记得有两个日本人在我们这儿当队员,他们一个人会吹箫一个人会弹吉他。好在我也能吉他弹唱,不仅能在一起合作,为队员文艺表演,另一方面咱也没输给日本人对吧?坦率地讲,我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既享受,又自豪。

1991年在南极的国外考察站弹唱

其实,我自己接触艺术是在很小的时候。当时,父亲花了两块钱给我买了一个破胡琴,没有老师教,完全出于喜欢,我就这么自己摸索出来。后来到了协和,艺术团的大合唱是我们的拿手戏,在很多大型比赛中我们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林进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画作

艺术的形式远不止于音乐、绘画。记得协和医院90周年院庆的时候,我给护士写过一幅字,内容是: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美丽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白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还有,去年是我们大学毕业30周年,大家在海南举行同学会,当年的小伙伴经历了风风雨雨,有的人还继续当医生,有的人改行干了别的,我有感而发,写了这么一句话,叫无悔从医漫漫路,更赞状元行行出”……其实,这些字的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情怀。

为协和院庆年国际护士节而书

再说得近一些。我们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做汇报、演说的机会,其实这何尝不是一门艺术?最近我还讲过一堂课,叫做《高颜值PPT——审美重于技术》,为什么讲这个呢?就是因为我们许多朋友做PPT只是简单罗列内容,失去了美感,也就抓不住观众的注意力,讲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然而,没有一定的艺术素养,真的很难做出一个既严谨又具有美感的幻灯片。其实,这和你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手术器械是一个道理。久而久之,这种严谨和追求美的理念就会深入你的骨髓,成为你一贯的做事风格。对于医疗文案,你可能不会放过任何一处模棱两可的表述,甚至包括标点符号,也会像对待乐谱一样订正,追求完美。艺术和医学,难道不该让它接近完美吗?

这时你可能会问,如果我不会乐器、画画、书法,怎么培养这样的素质?其实会不会并不要紧,毕竟我们都是医务工作者,艺术不是我们的本行,但我们要拥有艺术的潜能,具备一种懂得欣赏和喜爱的能力,并且自觉地把这些有益的元素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我曾看过布克(Buclas)公司出版的一本名为《人体解剖学》的书籍,它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段话:艺术升华灵魂,医学挽救生命。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就像神经病学专家罗伯特·古普塔(Robert Gupta)一样,他作为一名医学家,在参加TED演讲时,竟然是抱着一把小提琴,一边演奏一边出场的。他回忆自己从业的选择,说当年本来想成为音乐家的他,看到老师用音乐的方式让一名脑部受创的病人重新苏醒并最终康复后,他最终选择成为了医生。而本质上,他何尝不是一位挽救生命的艺术家。

《人体解剖学》

(本文根据林进教授日前在北京医院的主题演讲《医学VS艺术》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