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这剂良“药”你用了吗?——访北京医院孙常太教授有感
2018-03-26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鲁海燕 点击量:3188 我要说
“您好!请坐,哪里不舒服啊?”
每周一、三上午,是北京医院骨科副主任孙常太教授的门诊日。当病人推门而入时,孙教授就会用这句问候语迎接他们,同时递上温暖而又自信的眼神。
壹
孙教授为患者解释病情
在病人诉说病情时,孙教授一边倾听,一边阅读他们带来的就诊资料和影像片,指出他们的病症所在。
孙教授为患者查体
需要手术治疗的,他会提醒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告诉他们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后疗效和康复情况。不需要手术的,他会告诉患者如何保守治疗,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及病情可能要经历的发展走向。期间,有些事需要反复解释,有些话不得不再三答复。
3月12日中午,在门诊跟病人交流了一上午后,口干舌燥的他拿起一瓶水猛灌一口,还不忘自我调侃:“现在不是在说中年油腻大叔吗?所以我出诊不喜欢带保温杯。”
孙教授倾听患者主诉
孙教授正气的国字脸上,总是透露着一股儒雅亲和之气,他不仅跟“油腻大叔”沾不上边,还是一枚妥妥的文艺小清新,酷爱音乐和文艺片。
贰
孙教授在公众号上介绍的音乐人
爱到什么程度了?他甚至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音乐电影沙龙),与圈中同好分享自己对某首曲子、某部电影、某个歌手或演员的感触或喜好,并邀请好友参与写作。
作为音乐发烧友,他舍得买专业的耳机犒劳自己,去听安静的纯音乐、短小的古典乐和深情款款的英文歌曲。近年来,那些歌词有意境的中文歌曲和一些肃穆悠远的宗教音乐,也能让他反复咀嚼。
上下班路上,他是手机里各种音乐和视听平台的忠实听众,轻松悠扬的音乐和那些有意思的历史、文学、艺术类知识讲座,都是他的精神营养“补充剂”。手术日回家,喝喝茶、听听音乐,感觉最为放松。
从去年开始,他坚持每周上一次钢琴课,平时抽空练琴。“读大学时,我花六七十块钱买过一个单声道电子琴自学,只会单手弹。现在学了钢琴,双手弹得越来越协调和灵活了。”孙教授说,现在虽然只会弹几首曲子,但是已经越弹越有感觉,连自幼学琴的儿子对他这个半道摸琴的“后辈”老爸都开始刮目相看了。
周末休息的时候,他就去IMDB网上搜一部评分高的文艺片,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在家观赏,共同感受片中的温情和人性的启示。除了音乐和电影,他对制作手工艺术品也兴趣盎然,当他获知谁有制陶手艺时,还会兴冲冲地跑去求教。
热衷艺术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对孙教授而言,它既弥补了年少时无法获得艺术修养的缺憾,也修炼了作为医生应有的高尚品味。 静谧柔和的音乐,触动内心的电影,千变万化的陶艺,无不滋养着他的内心,让他与病人交流时尽可能地温暖平和。
“音乐不仅能丰富医生的生活,也能让人安静,脾气不那么急躁,能心平气和地与病人打交道。对医生而言,音乐可以修炼自己,弹琴可以让手指更灵活,双手更协调,对手术操作也有帮助。”
“电影里的东西就更多了,看一部好的电影相当于读一本书。我们不能只会读书而不懂得融会贯通。人是个精神动物,对待病人能像做动物实验吗?身为医生就得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从各方面不断建设自己。”
孙教授说,医生整天忙碌于临床医疗和科研,要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就需要更好地调节好自己,通过艺术和人文的熏陶,让自己更优雅谦逊一些,让病人更信任你,让整个社会尊重医生,让医者对从医更加自豪和自信。
叁
《神迹》海报
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医患纷争,让从医三十余年的孙常太有时情绪低落。这不禁让他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神迹》(Something the Lord made),这是一部讲述在1930年至1960年的美国,一名外科教授与其黑人助手合作,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完成人类首例法罗氏四联症心脏搭桥手术的真实故事,这个“蓝婴”手术开创了心脏外科手术的新领域。
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心灵手巧、上进好学又天赋秉异的黑人助手,从最初的木匠成为医学院的老师,期间虽然也经历了许多歧视和不公待遇,但对医学事业的热爱让他坚持下来并且取得巨大成就。影片中,当他穿起笔挺的白大衣,站在实验室和手术台边自信满满地攻克一道道医学难关时,让人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高尚、荣耀和尊严,也坚定了孙常太从医的信心。
“医学是最直接挽救人类生命的事业,医生应该是实事求是、很客观的人。”孙教授说,医生和患者都希望通过手术或其他方式立竿见影地解决病痛,但人并非机械的躯体,外科医生也不仅仅是手术匠,除了关心患者的生理疾病,也不能忽略他们生理疾病之外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要在交流中建立相互的信任。
这种信任,不仅来自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如通过麻利、高超的手术技术让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也来自与患者有效的交流。
骨科患者多为七八十岁的老人,面对他们,医生是三言两语话跟他/她说完?还是倾听他们的诉求,多说两句?
对于必须要做手术的病人,如果医生只是简单的一句:“你做手术吧!” 病人往往不甘心,可能转头去找别的医生再看,也会有熟人热心相劝:“不能做手术,做得不好就瘫了!”病人可能就此不敢做手术,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即便当时他/她接受了手术,手术也很成功,但是因为病程本身的问题导致恢复过程较慢,“是不是手术没做好”的疑虑就会在患者脑海中不时翻腾。如果术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其大致明白病程和手术的状况,患者就能更多理解术后康复进程和医生的决定,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有些人病情不重但心重。面对此类病人,医生如果在开药之余多交代几句,让他们知道这是人体自然老化的表现,病人的紧张感就会大大降低。医生一句安慰之语,可以让很多病人的心放宽,“疗效”媲美止疼药。
“千万别萝卜多了不洗泥!”医生面对的是人,不是机器。机器坏了换个螺丝上点油就能继续运转,不用与之交流。医生如果顾不上跟病人交流,那么病人私下间相互嘀咕,可能就会跑偏。
有一次,孙教授去北医三院找党耕町教授改文章,为了不打扰党教授出门诊,他在诊室门口等候了两个多小时,其间发现党教授只看了4个病人。“可见老前辈看病有多么的细致!”
肆
骨科疾病多数是多年发展起来的慢性病,病人往往是熬不住了才就诊。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而言,随着病情的反复、功能的改变、病程的迁延,极易引起焦虑不安、悲观消极、紧张恐惧、抑郁失眠的负面情绪和心理疾病。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认识自身疾病、接受治疗和控制自身疾病的能力。
有研究显示,在慢性病患者中,出现抑郁接近22.7%,焦虑16.0%。因此,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要更注意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使他们感受到鼓励和关怀。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疾病,培养管理疾病的技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醒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不可讳疾忌医,应当及时接受神经内科或精神科治疗。
如果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患者的主观症状还会逐渐加重。如果患者及时看了心理医生,不但能解决心理问题,躯体的疾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有时手术都可以避免。
孙教授认为,主任医师看病不能只重视数量,要保证跟每个病人有充足的交流时间。无论病人是否需要做手术,都要跟他解释病情,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应该解释得更全面一些,包括手术的花费及术后恢复过程等,使其有个心理预期。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病人,一定要让他/她踏踏实实地来做手术,打消不必要的顾虑。
医生的工作是忙,但是你是治100个病人让他/她焦虑着,还是让50个病人放心地接受治疗?
孙教授认为,流水线式的看病、做手术,并不能给外科医生带来多少成就感。用真诚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让他们与医生相互信任,医患协力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孙常太简介:
孙常太
孙常太,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京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组组长。
198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先后在日本信原病院和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骨科进修,学习肩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
2001年开展了脊柱微创手术,在北京地区较早开展后路经内窥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03年在全国最早开展了经通道管低创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前主要致力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开展和研究,重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骨科常见病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市医学发展基金的支持。目前发表有关论文30余篇。
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脊柱外科工作组主任委员,中国老年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学组委员,国际脊柱重建学会委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专业特长:老年脊柱外科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