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并非每个生死间都隔着ICU

2018-03-30   文章来源:文化与健康    点击量:2125 我要说

前不久,我参加了某医院的一个疑难病例会诊,参加讨论的有重症监护中心(ICU)、呼吸科、外科、消化科、肾脏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会诊的对象是一位85岁的老人,由于气急而腹痛,被送进急诊室。诊断非常明确:胃癌晚期。由于长期不能正常饮食,加上肿瘤消耗,老人非常瘦弱,1米75的个头体重却40公斤不到。胸水和腹水,再加上肺部感染,老人呼吸非常困难,非常痛苦。各个科室的专家会诊后,纷纷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呼吸科专家表示要做肺部CT,加强肺部抗感染;消化科专家建议拍腹部立位片,以排除后果非常严重的肠梗阻和肠穿孔;肾脏病科专家提出要床边CRT,以纠正少尿和平衡电解质。尽管各专科提出不同的措施和意见,但有一个结论是一致的:老人生命非常危险,必须马上进ICU进行紧急处理。


我非常尊重各专科医生高度的专业精神和高超的专业技术,但作为一个从事过外科、急诊、重症监护、康复医学的医生,会诊结束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否每一个生与死之间,都隔着一个ICU呢?


2016年10月,扬·维吉小组在《自然》上根据蛋白、核酸等特性预测,人类寿命的上限是115岁。感谢现代医学,把人类的人均寿命延迟了几乎整整一倍,让我们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享受自然赐给我们的一切东西,包括阳光、鲜花,还有亲情。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现代医学而长生不老。生老病死,就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的客观规律,谁也逃不过。


对医学技术的崇拜,使我们人类变得越来越狂妄,忘记了任何生物都有凋亡的客观规律,忘记了任何生命都有一个极限。事实上,现代医学的价值在于尽量延长人类的寿命,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兼顾一个人活着的生命质量和尊严。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伦理问题,涉及医学技术和伦理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我认为,死亡不是现代医学的失败,过分抗拒死亡才是。


救死扶伤一直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目标和宗旨,但我们也应该反思,如果缺乏人文精神,一味发展技术手段,可能会与医学的初衷背离。“我们走得太快,是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对于医学技术而言,是否也因走得太快太急,而忘记了现代医学出发的目的呢?


我们中国人不喜欢讨论死亡,也尽量回避死亡。哪怕患者已经奄奄一息,处于弥留状态,我们医生也要对患者说:“别担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似乎没有勇气告诉患者真相。《经济学人》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71。英国的死亡质量指数为什么这么高呢?当面对不可逆转、医治无效的绝症时,英国医生一般建议和采取的是缓和治疗,即“当一个人身患绝症,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便采取缓和疗法来减缓病痛症状,改善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有尊严”。


的确,对于处于疾病终末期的患者,生命维持措施有时只是徒增痛苦。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临终患者都应该带着气管插管,躺在重症监护室床上而被宣布为“因病抢救无效”;并不是每一个生与死之间,都隔着IC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