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摇篮,传承创新——天津医院骨科勇立潮头,御风前行

2020-08-10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5615 我要说


方先之教授铜像

在天津医院的大楼里,有一尊中国骨科先驱、中国骨科奠基人、该院创办者及首任院长方先之教授的半身铜像。

方先之教授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先后创办了天津医院的前身——天和医院和天津市骨科医院,抗美援朝战争后又在天津创办了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因而让天津医院拥有“中国骨科黄埔军校”的美誉,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中国培养了很多骨科精英。


马信龙院长接受骨科在线专访

  近12年来,马信龙院长秉承方先之教授传下的优良传统,带领天津医院在临床诊疗技术、骨科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使医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巨大优势。

1

中国骨科黄埔军校


方先之教授

1950年,方先之教授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他在前线救护伤员时发现,由于缺乏骨科医生,很多伤员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一些不该截肢的伤员被截肢了。他在痛心的同时,深感培养骨科人才已是迫在眉睫。

而在当时,骨科尚未独立分科,还附于外科当中。彼时西方国家对华严密封锁,医学人才的培养只能靠自己。于是在1952年,方先之教授和同行联合上书卫生部,申请举办骨科医师进修班。

1953年,卫生部委托方先之教授在天津创办了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没有骨科教材,他就一边从事临床工作,一边组织人员陆续编写了《骨病》《结核》《创伤》和《肿瘤》4册教材。这套书共发行了18万套,当时全国骨科医生平均人手一册,对中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每年举办一期,起初每期40人。方先之教授不但亲自授课、制作幻灯、做示教手术,他还要求所有主讲医生每年都要在教材中补充新内容,而进修学员要边上课、边进病房实习。

为了便于每一期进修学员交流,方先之教授还在1957年创办了进修班的学术刊物《骨科进修通讯》,这本刊登骨科诊疗规范和临床应用知识的杂志在1961年改名为《天津医药杂志骨科副刊》,1980年正式更名为《中华骨科杂志》。

骨科教育是方先之教授及天津医院对中国骨科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在方先之教授带领下,天津医院为推动中国现代骨科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骨科精英,各省市已有20余位骨科主委就出自早期培养的学员中。

后来骨科同道在交流时,也常以“我是某期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学员”追溯缘分,“中国骨科黄埔军校”的盛誉也由此传开了。

王澍寰教授题词

顾玉东院士题词


2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如今的天津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它拥有900张病床、220多名医生和天津市最齐全的骨科亚专科,现有24个病区:创伤骨科11个病区、脊柱外科4个病区、关节外科2个病区、小儿骨科2个病区、运动医学科2个病区、骨与软组织肿瘤科1个病区、手显微外科2个病区。

  马信龙院长认为,随着病例数的增多,细分专业有利于病例的集中总结、建立数据库和定期随访,便于对某一两种疾病的几种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能整体提高专科医生对疾病认识和手术技术,有助于学科人才和团队的成长。

“尽管专科划分越来越细,但是年轻医生却不过早划定专业。”马信龙院长说,从2009年开始,该院年轻医生结束创伤骨科住院总医师工作和各亚专业轮转培训,待晋升副主任医师后才确定亚专业。

“年轻医生如果过早定了专业,他们到其他科室轮转学习时可能不会太认真,这些轮转科室的带教老师也不会严格要求他们。”他解释说,这么做是为了让年轻医生尽量掌握更全面的骨科技术,打好大骨科底子。

得益于前辈奠定的雄厚基础,天津医院骨科一直为天津人民所信赖,覆盖面更是辐射到周边地区及全国。如今,亚专科的细分使骨科人才储备充足、手术更加精细化,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骨科得到全面提升。

马院长指出,作为一个以手术为主的学科,该院骨科将微创、精准、个性化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微创是外科的发展趋势,精准是对手术操作的更高要求,个性化是为患者量身设计的最佳治疗方案。个性化治疗方案不仅仅是术式、用药,也包括内植物的个性化,比如复杂脊柱畸形的个性化骨板,脊柱肿瘤、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时的定制化假体。”

他希望,未来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器械的应用上,天津医院骨科能跟上国际发展趋势,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人才,进一步合理规划学科,打造技术更加全面的团队,努力前行不掉队。

3

传承先辈治学精神

天津医院骨科的历史地位为业内公认。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该院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而此时各地骨科得益于国际交流发展迅猛。

2008年,马信龙教授调任天津医院院长后,为了改变骨科停滞不前的面貌,他逐步恢复方先之教授生前实施的正规查房、讲课、随访制度等优良传统。

马信龙院长带领团队查房讨论病例

一方面,他要求医生每天术后为每个病例做幻灯,次日早晨7:30开始对照术前术中的片子,汇报手术情况和治疗结果,以提高疗效和促进相互学习。

另一方面,该院每年举办上百场各种层次的骨科学术交流会议,对年轻医生临床技术、学术研究、演讲水平、幻灯制作和外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涌现出一批可塑之才。

为了让年轻医生掌握更全面的技术,院内举办关节镜技术、外固定技术、小血管吻合技术等多种培训班,年轻医生都必须学习。

  为了给年轻医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医院为附设骨科研究所斥巨资购买临床前小动物PET-CT/SPE-CT/Mic-CT、三维运动测量系统及步态分析、三维重建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各类先进设备和软件,助力临床研究。

  同时通过《中华骨科杂志》《Orthopaedic Surgery》等杂志的学术平台交流,不断锻炼和培养年轻医生,并为他们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进而培养与提升他们的科研学术意识与团队意识,为医院的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马信龙院长手术和示教

“跟上队伍的前提条件是要不停学习,知道差距在哪里,才能不掉队。”马信龙院长举例说,中国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却还存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后是采取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的疑虑。

而英国在1995年已经推广老年髋部骨折应及早手术治疗的策略,目的就是减少卧床时间、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欧美很多国家也制定了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指南,美国AAOS于2014年发布的相关指南要求此类病例应在骨折发生48小时内完成手术。

“髋部骨折48小时内完成手术,并非一位关节外科医生就能做到。很多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病,怎么才能将这些基础病快速调整到麻醉能接受的程度?如何在风险和疗效之间找到平衡点?术前禁食和术后进食的合理时间如何确定?”

马信龙教授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的院级工作,必须得到化验、影像、麻醉、ICU等相关科室的支持和认同。况且,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这么大年纪就别挨这一刀了,保守治疗算了”,殊不知保守治疗就意味着接踵而来的各种难愈性并发症、残疾和高死亡率。

为此,天津医院一方面从全院层面推动这项工作和普及ERAS理念,一方面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健康新观念的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疾病治疗和健康知识的认识。

4

数字化技术助力创新

当前,DR、CT、MRI等先进数字化影像技术已在临床普遍应用,骨科医生利用这些技术做好术前准备和手术设计,可大为提高手术精准度和疗效。

保膝治疗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关节外科技术,天津医院对膝关节内侧开放截骨的HTO截骨术就利用数字化技术取得突破。马信龙院长说,他们在术前给患者做低剂量CT,然后提取数据在计算机上模拟手术的截骨位置和方向,再设计出矫形的角度、位置和方向。

  “保膝就是把负重力线从病变侧转移至正常侧,这就需要术中进行从髋到踝的下肢全长透视,如果能设计出个性化的截骨及撑开导向器,术中只需要透视一次即可,不仅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也降低了对患者的伤害。”

  马院长介绍说,目前天津医院做HTO手术基本在45分钟内结束。原则上以一块截骨导板完成手术,是他们做HTO截骨手术的独特之处。术前他们将截骨的位置、方向和内植物的方向都规划在一块导板上,省去后续很多步骤,安全性也因此提高。

  他们设计的导向器不仅可以应用于矫形外科,在骨肿瘤精准切除、假体定制重建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手术的精准度更加提高、术后肢体和关节稳定性更强。对于伴有病理性畸形的骨折患者,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还能为其进行肢体矫形,一个手术解决患者的两个问题。

  6月初,一位60多岁的paget病(畸形性骨炎)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股骨畸形且粗大,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患肢短缩近6厘米。通常,下肢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但是并没有适合此例患者如此弯曲股骨的髓内钉,那么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是进行外固定治疗还是保守的骨牵引治疗呢?

  针对这一问题,马信龙教授团队通过进行低剂量CT分析,复位观察患肢骨折部位原来的畸形形态,决定通过畸形矫正的原则一并解决其骨折和畸形问题。

  为此,他们在术前经过数字技术反复模拟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为了对骨折端精准截骨,专门设计了两个个性化截骨导板,分别在骨折端远端和近端完成截骨,然后进行整体复位和个性化钢板固定。在治疗骨折的同时矫正了畸形,术后患肢仅比健肢短1厘米,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此类手术已经陆续开展了200余例,均达到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一例Paget's病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影像片

这种手术对医生是巨大的挑战,但对患者而言是一举两得的好结局。目前,天津医院版个性化手术方案不仅在本院临床应用,还为国内其他医院进行手术方案规划,设计截骨导板和导向器,造福更多患者。

5

3D打印突破治疗限阈

以往,很多疑难重症疾病受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及材料所限,医生和患者只能无奈放弃,一些难治性脊柱肿瘤也曾令医患黯然神伤。

脊柱原发肿瘤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些继发肿瘤对骨骼的侵袭较多,而转移来的骨肿瘤往往出现在中轴骨,也就是脊柱部位,损伤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

如今,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脊柱继发肿瘤也能很好地切除。天津医院将3D打印技术与导向器完美结合,使肿瘤切除更为精准。病灶椎体和相邻节段切除后需要进行椎体重建,以往前路有Cage,后路有椎弓根钉,但是Cage对应的型号和大小不一定可丁可卯地适合所有患者。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定制化重建提供了可行方案。上下终板的形态利用CT数据即可还原,假体大小更加匹配,放置后受力均衡,不会形成对上下终板的切割,还能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功能。

此前,有一例腰5椎体肿瘤患者在前路切除后进行椎体重建,以往临床上都是在术中给患者翻身进行后路固定。马信龙教授团队在做术前设计时,就给这名患者设计了个性化人工椎体,预留了假体与骨结合部位从前向后打椎弓根钉的孔,不需要患者翻身进行后路固定就获得了稳定性,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此例前路腰骶部病变切除后采用自主设计的3D打印假体重建椎体稳定性的病例,尚属国际首例。


一例前路腰骶部病变患者术前影像片

为此例前路腰骶部病变患者设计的个性化腰骶部假体

此例前路腰骶部病变患者切除重建术后影像片

(此处加手术视频)

马信龙院长介绍一例前路腰骶部病变切除重建手术

回溯时光,天津医院在摇篮中哺育了一代代本土骨科栋梁;艰苦岁月,天津医院创造了骨科医学界不可磨灭的辉煌;信息时代,天津医院齐心进取求创新,笃力奋楫绘新篇。展望未来,天津医院必将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

专家简介:


马信龙

➢马信龙,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天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天津市骨科研究所所长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所长

➢天津市骨科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劳动模范、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获得者、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第六、七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天津市医学会副会长、天津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