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or炎症?肘部这些检查帮你查实

2021-04-15    点击量:3122 我要说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尺、桡骨上端和附其上的韧带和肌肉构成。它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肱桡和尺桡上关节。大部分肌肉皆位于前方,后方和侧面骨骼位于皮下。

临床上医生对于初次就诊的肘部疾病患者,除了问诊外,通常还要靠视诊、触诊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收集患者情况。

(一) 肘部视诊

肘部的视诊主要观察肘部是否有畸形、肿胀、皮肤颜色变化、瘢痕等。

1.提携角

正常时上臂和前臂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上臂轴与前臂轴的延长线相交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约165°~170°,其补角为10°~15°,即提携角。

提携角在0°~10°之间时为直肘,小于0°为肘内翻,大于20°为肘外翻。这三种情况均属肘畸形。

2.肘后三角

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变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脱位或肱骨内、外上髁骨折时,三点的等腰关系发生改变。但肱骨其他部位的骨折,不会影响它们的三角和直线关系。

3.肘关节的活动度

(1)屈伸

屈曲:大约135°~150°;伸展:正常为0°,很多人伸肘至0°后还能再伸一些,叫做过伸,大约10°~15°。

(2)旋转

上臂紧贴在身体两侧,屈肘成90°,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大拇指正好指向上,就是0°位。

旋前:就是旋转小臂让手心向下,大概80~90°;旋后:和旋前相反方向旋转,让手心向上就是旋后,大约80~90°。

(二)肘部的触诊

肘部的触诊主要是检查肘部的压痛点,触诊肘后三角是否正常,有无关节脱位等。

肘部常见的压痛点:

1.肱骨内上髁

肱骨下端的内侧突起,是前臂屈肌群的起点,位于皮下,当肌肉慢性劳损或者炎症(如肱骨内上髁炎)时,该处有明显压痛。

2.肱骨内上髁上线

是肱骨内上髁上方的一短小骨嵴,触诊该骨嵴时,要注意其表面是否有赘生物。有时骨嵴表面的小突起可以刺激正中神经,引起正中神经的压迫症状。

3.肱骨外上髁

肱骨的下端外侧的突起,为前臂伸肌群的起点,发生炎症时,该处压痛明显,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

4.桡骨头

嘱被检查者上臂外展,且肘关节屈曲90°,检查者先找到肱骨外上髁,由此稍向下,可见一个明显的凹陷。桡骨头就位于此凹陷的深部。

检查者一手慢慢地转动前臂,另一手拇指可感觉出桡骨头在旋转。在桡骨头区域内或周围有疼痛,表明桡骨头本身可能有滑膜炎或骨关节炎。

5.尺骨鹰嘴

是尺骨上端膨大的凸起,覆盖有滑囊、肱三头肌腱和腱膜。当肱三头肌劳损或发生鹰嘴突滑囊炎时,该处压痛明显。

6.尺神经沟

这是肱骨内侧髁与肱骨滑车最高点之间的连线下方的半骨性管道,有尺神经经过,当发生尺神经炎或复发性尺神经脱位时,该处常有明显压痛。

(三)肘部的特殊检查

1.伸肌紧张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被检查者肘部,屈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半握拳,另一手握住其手背部使之被动屈腕,然后于其手背部施加阻力,嘱被检查者伸腕,若肱骨外上髁处出现疼痛则为阳性,表明有肱骨外上髁炎。

2.伸肘试验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站立,手掌放在头顶上,然后主动伸肘,若不能主动伸肘或伸肘时臂丛处出现疼痛,为阳性,可能为肘关节后脱位、鹰嘴骨折、桡骨头半脱位、臂丛神经炎或脑膜炎。

3.密勒(Mill)征

嘱被检查者伸直肘关节、屈曲腕部,同时将前臂旋前,如果肱骨外上髁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可能性大。

4.屈肌紧张试验

让被检查者握住检查者的手指(示指至小指),用力伸腕握拳,检查者手指与其对抗,如出现肱骨内上髁部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肱骨内上髁炎。

5.桡骨头试验

被检查者屈肘90°,检查者一手握住其的手臂,另一只手从其肱骨外上髁向下触诊其下方的凹陷,并轻轻地将前臂旋前旋后,如果桡骨头旋转受限或者向外旋出,为阳性。

6.肘关节外翻挤压试验

被检查者肘关节伸直位,检查者一手抵住肘关节外侧,一手握其腕部,使肘关节被动外翻,若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提示桡骨头骨折。

来源:《简明疼痛学》

主编:艾登斌 谢平 许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