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2021年中国运动医学临床新进展

2022-01-14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   作者:尚西亮,陈世益 点击量:4021 我要说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运动医学在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的领导下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2021年中国运动医学取得的成就

2021年中国运动医学在学科建设多方面取得了进展:1.根据国际学会惯例,为学会健康持续发展,传承历史,永记功勋,激励后人,设立中国运动医学“名人堂”,首批成员12人。2. “运动医学”学科地位确定,被确认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运动医学二级学科包括以下六大亚专科,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运动营养、运动心理、运动医务监督与重大赛事保障等亚专科,并根据学科发展不断扩大。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运动医学“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的治疗宗旨。3.扩大运动医学学科领域,设立了“运动促进健康和运动处方”板块,扩大学科内涵,明确学科定义,提供学科发展新思路。4.《现代骨科运动医学》于2021年8月,获得第十六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第一名。该书由陈世益教授和冯华教授领衔主编,汇聚全国151位专家参与编写和审校,凝聚了国内运动医学及运动康复顶级专家的经验和心血。5. 2021年7月,在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镜学组组织专家历时一年的合作努力下,《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发布。

二、运动医学领域在临床诊疗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2021年,中国运动医学在肩、肘、髋、膝、踝、腕关节运动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以及临床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相较2020年均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国内的权威期刊上。

1.肩关节疾病治疗方面

肩关节可吸收球囊近年来被全球学术界公认为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治疗理念,尤其是针对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其原理是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植入球囊,恢复肩关节力偶平衡,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具有微创伤、高效、早期康复等优势。2021年6月20日,中国内地首例巨大肩袖撕裂可吸收肩关节球囊植入手术由陈世益教授主刀,于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区内的海南省人民医院乐城分院顺利实施。

在肩袖修补技术方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国庆教授在《Arthroscopy Techniques》上发表相关文章,描述了肩袖撕裂M缝合术,实现了最少铆钉的最佳缝合效果。

在肩关节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的研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周兵华、唐康来教授团队报道了自体阔筋膜重建上关节囊的早期临床疗效,该成果发表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上;同时还在《J Shoulder Elbow Surg》上,发表了有关在大鼠模型上证实阔筋膜-骨愈合的质量优于肌腱断裂后的腱骨愈合的研究成果。

针对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崔国庆教授在国际上首创了一种基于“榫卯”结构的关节镜下改良“嵌入式”喙突移位手术,并将其命名为Cuistow手术(Chinese Unique Inlay Bristow)。这种术式将术后骨愈合率从73%提升至96.4%,为运动人群的肩关节脱位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案,相关文章已发表在AJSM和JBJS上。此外,为解决肩关节脱位翻修和癫痫病人脱位现存的手术难题,崔国庆教授还发明了双榫卯髂骨植骨术,发表在《Arthroscopy Techniques》和《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上。

北京积水潭医院姜春岩教授团队对难治性肩关节不稳定的新诊疗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基于最大投照面理论的肩盂正面观方法,为指导临床医师评估肩盂缺损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rthroscopy》上。此外,姜春岩教授还建立了喙突骨块吸收评级,依据影像学螺钉裸露程度,将喙突骨块吸收分为四级,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被业内同行广泛采用。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上,姜春岩教授团队提出了喙突免打孔肩锁关节重建技术,避免了医源性喙突骨折等喙突相关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成果发表在《Am J Sports Med》上。

在Bony Bankart损伤方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陈东阳医师团队,采用关节镜下关门固定法的手术方式,用1枚锚钉就达到了可靠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创伤小,费用低,手术简单。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张文涛主任发明了肩胛下肌捆绑术治疗复发性肩前脱位的方法,相关文章发表在KSSTA上,其发明的成套肩盂后路钻孔器械也已获得生产销售许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欧乐淳、潘海乐医师团队研制的便携式肩关节镜手术牵引架,可解决广大基层医院开展肩关节手术初期没有专用肩关节侧卧位牵引架的问题。

2.膝关节疾病治疗方面

由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陈世益教授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广积主任合作,率先于今年4月在海南乐城医疗先行先试区开展中国首例注射用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剂(CF)修复软骨损伤。这是第五代软骨修补技术,可以在全关节镜下进行,修复面积可达6.0 cm2,不需要微骨折,简单、易用、有效。目前已积累超过20余例成功病例,为中国软骨临床使用开辟了新方法。

北京积水潭医院冯华教授和张辉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复发性髌骨脱位高度J-sign的发生与股骨过度前倾、胫骨过度外旋和高位髌骨相关;张志军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股骨前倾角≥30°且J-sign(3+)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股骨远端去旋转截骨联合内侧髌骨股骨韧带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术后髌骨稳定性和再脱位率更低。此外,北京积水潭医院冯华教授团队出版了《膝关节运动损伤与下肢力线不良》一书,详细介绍了下肢骨性力学环境的评估方法,阐述了治疗力线不良的手术方法,为从事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外科的骨科医师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箭教授团队提出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华西分型”,经过10年沉淀,该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膝关节多发韧带伤诊治经验,上述分型也逐步完善,并多次在国家及国际学术交流中报道,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可,也为基层医院诊治膝关节多发韧带伤提供了规范。

在半月板方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卫平教授团队针对特殊的半月板撕裂尤其是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提出了H型缝合技术及防撕裂缝合技术(rip-stop),此技术最大特点是加固断端稳定同时降低局部应力,恢复半月板的“环扣”结构和功能,更有利于缓解局部胫股关节应力,系列研究发表在《Arthroscopy》等杂志上。

3.踝关节疾病治疗方面

2021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唐康来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世益、华英汇教授主持完成的“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围绕足踝伤病治疗难题,开展系列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建立了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技术体系,创建了难治性踝关节伤病系列关节镜微创新技术和足部严重畸形非融合矫正治疗新体系,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率大幅度下降,重返运动率明显提高,在国际、国内广泛推广,显著提升了我国足踝外科整体治疗水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卫平和宋斌教授团队通过对比关节镜下与开放改良的 Broström手术修复ATFL的临床疗效,发现关节镜修复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通过更细致地对活动相关的评定发现,关节镜下双锚钉修补在活动方面的改善比单锚钉修补更好,系列文章发表在《Arthroscopy》、《OJSM》等杂志上。

2021年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英汇教授牵头,以亚太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APKASS)足踝委员会名义,组织中日韩泰等国家与地区专家共同攥写的《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专家共识》在OJSM等杂志发表,为该损伤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来自亚洲的经验。

4.在运动医学基础研究领域方面

陈世益教授关于骨腱界面损伤研究揭示人骨髓源性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大鼠肩袖骨腱界面的损伤愈合和生物力学性能,可望成为临床上治疗骨腱界面愈合的一种有前景的候选药物,相关成果发表在《Biometerials》 (IF=12.479)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发明了一种低温自组装丝素蛋白海绵,这些内含外泌体的丝素蛋白低温海绵表现出很好的血管新生和组织生长效果,为未来的外泌体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IF=14.593)上。北医三院余家阔教授和清华大学刘冬生教授关于骨关节炎(OA)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科学领域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30.840),研究证实将DNA超分子水凝胶作为递送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材料用于治疗严重OA模型,其在体内外对MSCs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改善MSCs治疗OA的策略和疗效。

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团队通过人体全血-生物材料体外培养体系,研究了六种常用的水凝胶样生物材料,绘制了生物材料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中的转录组图谱,在分子水平上将亚群与免疫反应联系起来,预测生物材料在人群中免疫反应特性,为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策略提供了新视角和新依据;通过建立三维明胶微载体培养系统,可调节关键细胞亚群的比例来调节人肌腱干/祖细胞的细胞功能,并明确FGF7是一种新的肌腱分化和再生调节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meterials》(IF=12.479)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赵金忠教授团队研究报导了一种新策略负载ZnO纳米粒子(NP)和牛至精油(OEO)的多功能复合纳滤膜,体内创面愈合证实了生物活性NF膜在上皮化和肉芽组织形成中的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IF=14.593)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蒋青教授团队发现了滑膜成纤维细胞退行性改变参与调控骨关节炎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19.103)上,该研究阐明了滑膜成纤维细胞退行性改变参与骨关节炎发生的机制,为骨关节炎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史冬泉教授团队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IF=14.593)上,该成果有望解决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难题;此外,他的外泌体治疗跟腱炎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IF=15.881)上,该研究针对外泌体只能通过被动扩散部分到达损伤部位的应用局限,创新设计了一个可拆卸的MN阵列,以提供由一氧化氮纳米马达 (EXO/MBA)修饰的EXO,用于跟腱病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教授团队在骨关节炎发病机理与临床防治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 19.103)上,该研究首次发现服用地高辛与骨关节炎相关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率显著降低相关,该发现为进一步开发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三、展望

中国运动医学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已经进入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慢性病运动处方”的医体融合创新模式新时代。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运动医学正在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宗旨。在近十五年的高速发展中,运动创伤一枝独秀领先发展,重大赛事医疗保障和运动康复紧随其后,运动促进健康和慢病运动处方尚属萌芽,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制约。亟需进一步拓展运动医学学科领域及范围,做好学科定位,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对外提高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对内大力推动基层规范化巡讲活动。将规范治疗技术、指征与方法普及到全国各地,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医学人才。

作者简介


陈世益,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学组组长。精通骨科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微创外科。获高木-渡边(Takagi- Watanabe)奖等诸多荣誉。担任《美国运动医学杂志》(AJSM)唯一中国编委。发表学术论文310篇(SCI收录110篇),主编(主译)、副主编(副主译)专著20余本。创建“IFOSMA”国际论坛17年,使之成为中国运动医学国际品牌会议。担任国际汽联F1赛车中国首席医务官15年,创建了中国赛车医疗救援体系。是刘翔、邹市明、徐莉佳等众多体坛名人的主诊医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