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治及康复研究进展

2023-02-01   文章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作者:卞旭廷,苟小力,张轩,唐康来,陶旭 点击量:3884 我要说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预计到2030年其发生率将增加3倍。踝关节扭伤中,三角韧带损伤概率约占5%。随着成像技术和关节镜的发展应用,三角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可能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三角韧带结构复杂,分为浅层和深层,对限制后足外旋、距骨外翻外移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损伤类型,三角韧带损伤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踝关节骨折合并内侧三角韧带急性损伤是否修复,一直是足踝外科的争议问题。对于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更是缺少共识。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不当,可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或踝关节内侧慢性不稳,严重影响患者运动甚至正常生活。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应力位X线片、MRI及超声等;三角韧带损伤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其治疗标准的选择一直是骨科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三角韧带损伤术后的康复方案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对三角韧带解剖认识的逐渐加深,关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选择的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

笔者结合文献数据就三角韧带的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损伤机制及诊断、治疗及术后功能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三角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

踝关节三角韧带又称踝关节内侧副韧带,起自内踝止于距骨、跟骨和舟骨。作为内踝的主要稳定结构,三角韧带结构在名称和形态上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最普遍接受的主流观念是由Milner和Soames提出,并被Boss和Hintermann证实:三角韧带由浅层和深层组成,浅层包括横跨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胫舟韧带、胫弹簧韧带、胫跟韧带和浅层胫距韧带;深层包括仅跨过踝关节的深层胫距前韧带和深层胫距后韧带。Guerra‑Pinto等则认为,胫跟韧带存在变异,若胫跟韧带不明显则由胫弹簧韧带的分支包绕载距突。深层部分主要起于内踝后丘,踝关节内侧关节面呈“逗号”形状,是韧带纤维止点的粗糙面。从胫骨内侧观察三角韧带深层由内踝后丘发散,将三角韧带简单化为扇形结构。这种复杂的解剖结构,无论修复或重建,都需要找到等张力点,对于手术技术要求非常高。

踝关节运动时,三角韧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为踝关节提供静态支撑。深层三角韧带是影响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浅层三角韧带是次要因素。踝关节背伸时,距骨稳定地锁定于踝穴骨性结构中,下胫腓间隙变宽以适应距骨体前方向后滚动至踝穴后部;跖屈时,距骨体后部滚动到较宽的踝穴前部,允许距骨在冠状位轻度活动,此时三角韧带深层是距骨外旋的主要约束力,浅层跨越踝关节、距舟关节、距下关节,负责对抗后足外翻。在急性(踝关节骨折)或慢性(成年人获得性平足)损伤时,踝关节/距下关节外翻,内侧三角韧带承受过度的张应力而损伤。

三角韧带损伤的机制

三角韧带损伤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急性三角韧带的主要损伤机制是踝关节外翻或外旋。由于踝关节特殊解剖学特点,临床中急性外翻位损伤常合并腓骨骨折,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有可能被忽略。在Lauge‑Hansen所描述的踝关节损伤分型中,三角韧带损伤可发生于以下三种类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和旋后‑外旋型,其中旋后‑外旋型最为常见。Jeong等报告36例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型Ⅳ患者,58%的三角韧带浅层/深层同时损伤。

三角韧带慢性损伤常发生于急性损伤未行正规治疗或成年人获得性平足的Ⅳ期。对于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修复后会有50%的患者出现踝关节内侧不稳。成年人获得性平足Ⅳ期患者,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导致内侧纵弓下降、后足外展前踝外翻,内侧三角韧带处于张应力状态下,导致胫弹簧韧带或胫跟韧带损伤。Hintermann等于2004年提出慢性踝关节内侧不稳(chronic medial ankl einstability,CMAI)这一概念,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内侧疼痛、软腿感,以及可矫正的后足外翻和旋前畸形,并于次年提出关于慢性踝关节内侧不稳的临床和关节镜下分级及关节镜下损伤定位分型。Alshalawi等于2018年提出了改良分型(表1,2)。


CMAI分级分为4级:Ⅰ级,疼痛位置主要在内踝,偶尔表现打软腿及前外踝疼痛,胫后肌腱功能尚可,后足轻度外翻,为可复性畸形;Ⅱ级,内踝疼痛明显加重,软腿感较Ⅰ型更常见;Ⅲ级,除了Ⅱ级临床表现外,胫后肌腱功能下降明显;Ⅳ级,除了疼痛症状明显加重外,胫后肌腱无力症状更为明显,出现第一跖骨隆起征或假性拇外翻等,进展为僵硬性畸形。

CMAI关节镜下表现分为4级:Ⅰ级,三角韧带浅层撕裂/拉长,深层正常,可见内踝骨膜瘢痕及内踝骨赘,胫距间隙仍然在正常范围之内,外侧副韧带没有损伤;Ⅱ级,浅层断裂或缺如,深层部分撕裂或拉长,内踝骨膜瘢痕及内踝骨赘更为明显;Ⅲ级,除了Ⅱ级表现外,同时合并外侧韧带损伤;Ⅳ级,除了Ⅲ级表现外,三角韧带深层断裂或缺如。根据三角韧带位置分为3型:近端撕裂/撕脱为A型,最常见;中断撕裂为B型;远端撕裂/撕脱或合并弹簧韧带损伤为C型。他们认为,慢性踝关节内侧不稳的机制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后,后足内旋度增加,进一步加重踝关节内侧韧带的应力,进而导致慢性踝关节旋转不稳定(即外侧和内侧联合不稳定),而异常增宽的距骨体合并胫骨穹隆覆盖率较小的这种踝关节类型会更容易发生慢性旋转性踝关节不稳定。

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

三角韧带急性损伤常表现为内踝局部压痛、肿胀和瘀斑,但有研究提示临床症状对诊断三角韧带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特别是在旋后‑外旋型骨折中,内踝区压痛高度提示不稳定骨折,但不能诊断三角韧带损伤。三角韧带慢性损伤时,患者疼痛或压痛并不明显,表现为踝关节内侧不稳,如在不平地面上、下坡或下楼梯、跑跳时,出现内踝疼痛或软腿感。

对于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方法已有报道,但尚未达成共识。X线片对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虽然不能直接反映三角韧带损伤的程度,却能间接评价踝关节稳定性。负重位X线片内踝间隙增大提示三角韧带撕裂,多数患者因疼痛而拒绝体检,应力位检测建议在麻醉下实施,传统认为外翻位内踝间隙>4mm或较对侧明显变宽,则可确诊。Schuberth等发现,内踝间隙>4mm的假阳性率为53.6%,内踝间隙>5mm和>6mm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6.9%和7.7%。Schottel等强调,即使绝对应力内踝间隙测量值>5mm,也不能单独用于诊断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跖屈角度增加后,假阳性率随之升高。背屈时应力位X线片测量内踝间隙≥5mm是预测三角韧带损伤最可靠的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Schuberth等认为,应力下X线片诊断三角韧带深层断裂要比关节镜更实用,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Rosa等评估超声对三角韧带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三角韧带断裂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100%。由于踝关节拍摄体位或测量方式的差异,X线片测量内踝间隙仍有一些误差。因此,对于疑似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建议使用应力位X线片和(或)动态超声进行诊断。MRI常作为三角韧带损伤的辅助检查,特别是急性损伤,在冠状位可清晰显示三角韧带的水肿、断裂。

部分学者建议通过关节镜进行观察,若从关节内观察到胫后肌腱,则认为三角韧带完全断裂。Pasapula等随访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现患者均出现弹簧韧带损伤,其中19例出现内侧柱不稳定。三角韧带慢性损伤合并成年人获得性平足患者,除内踝压痛以外,还表现平足的体征,如后足过度外翻、前足过度旋前等。胫后肌腱在内踝胫后肌腱沟的部分最容易损伤并引起疼痛,体检时不易发现三角韧带损伤,容易漏诊。站立位X线片可见距骨外翻、关节间隙不平行、内侧间隙变宽等征象帮助诊断。MRI对三角韧带慢性损伤的诊断意义不佳,常用于观察三角韧带慢性损伤合并的踝关节骨关节炎或软骨损伤的问题。三角韧带急性损伤的鉴别相对容易;慢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相对隐匿,临床中需要仔细检查。

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

一直以来,对于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方式选择存在争议。合并外踝骨折的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处理方案得到初步共识,特别是合并三角韧带浅层损伤。关节的手术治疗应该从探查内踝和修复三角韧带开始。但如果修复三角韧带,可能无法对外踝进行解剖重建。有学者认为,当踝穴得到解剖重建时,没有探查内踝的必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急性损伤患者,建议手术修复三角韧带。

1 非手术治疗

伴有三角韧带急性断裂的踝关节骨折,若骨折复位后踝关节稳定性不受影响,则无须手术修复三角韧带,但可能导致异位骨化或内踝骨关节炎。虽然三角韧带在防止距骨外旋倾斜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三角韧带由深、浅两层的扇形结构组成,术中显露深层三角韧带比较困难,修复重建时等长点不好确定,故此部分学者建议不考虑修复三角韧带。Zeegers和van der Werken建议若踝穴位X线片发现内侧关节间隙不等宽,则需要探查三角韧带。Johnson和Hill的研究显示,26例三角韧带未修复患者,其中8例在外展或外旋时表现出三角韧带松弛,三角韧带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好。非手术治疗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是有限的。如果判断踝关节内侧不稳定,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2 手术治疗

在正常步态周期中,不管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跖屈位还是背伸位,三角韧带均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三角韧带对于踝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术后踝穴复位不良主要是由于三角韧带卷曲卡压所致。基于上述理由,三角韧带急、慢性损伤和功能不全可以视病患情况采用修复或重建手术进行治疗。

急性三角韧带损伤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时,复位骨折同时行三角韧带修复术效果良好,且无并发症。Hsu等手术治疗14例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及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缝合锚钉修复浅层三角韧带、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下胫腓,临床效果好,无并发症。Campbell等提出冠状位踝关节稳定环,认为内踝三角韧带、腓骨远端、下胫腓关节组成的稳定结构中,任意两处损伤影响踝关节稳定性,必须要进行修复。需要注意的是,导致踝关节骨折的应力多见于旋转暴力,即使下胫腓韧带没有损伤的WeberB型骨折,内踝三角韧带浅层对于踝关节稳定性也会有影响。因此,选择手术方式同时需考虑轴位踝关节稳定环。修复三角韧带浅层需在固定腓骨之前进行,内踝置入1~2枚锚钉,以不可吸收线穿过三角韧带浅层,在踝关节置于中立位或轻度内翻位拉紧固定,以利于恢复踝穴位置。Woo等手术修复三角韧带后,复查X线片示踝关节内侧间隙恢复正常,其临床结果和功能评分满意;较单纯复位骨折未修复三角韧带者,手术修复三角韧带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结果和功能评分。Zhao等认为,手术治疗WeberC型踝关节骨折时复位不良/失败与未修复三角韧带有关,且并发症较修复三角韧带者更高。

三角韧带深层修复的手段也存在很大争议,这主要与三角韧带深层等张、位置深在等原因有关。部分学者将带线锚钉固定在距骨中心,尾部穿过内踝前/后丘或丘间沟进行固定,此种方法将内踝间隙拉拢,给予三角韧带深层稳定的力学环境,以修复三角韧带。但此类手术并未考虑“雨刮刷”效应及踝关节活动时三角韧带张力分布不均等问题。也有学者将锚钉置入在内踝缝合三角韧带深层,尽管深层完全撕裂为操作提供空间,但三角韧带深层撕裂位置靠近距骨侧,残端固定强度及张力调整仍存在争议。因此,对于三角韧带深层损伤的修复仍然没有更为有效的方式。

目前,对于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修复主要争议在于是否应该Ⅰ期修复。Sun等对41例WeberB型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患者分为3组:用距骨锚钉加强三角韧带深层、用内踝前缘的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浅层和不修复三角肌韧带深层。结果提示各组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内踝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不推荐修复三角韧带。而Gu等比较单纯骨折复位内固定和手术修复三角韧带的疗效,认为修复三角韧带组内踝间隙矫正更好,AOFAS评分明显更高。Zhao等对74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发现AO/OTAB型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显著差异。Woo等对78例三角韧带断裂合并踝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韧带修复组末次随访内踝间隙矫正效果较非手术组更好,但两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Salameh等对3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韧带修复组早期和晚期的内踝间隙矫正效果及疼痛缓解效果较非修复组更好,两组在功能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差异。Dabash等对5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腓骨高位骨折或伴有韧带联合固定的患者,进行三角韧带修复会有一定优势。

大量研究提示对于踝关节骨折伴急性三角韧带损伤,修复三角韧带在一些情况下是有意义的,但目前手术修复指征并不明确。Zhao等认为,AO/OTAC型患者手术修复三角韧带有助于恢复内踝间隙和降低复位不良率。Woo等建议,在踝关节骨折高度不稳合并韧带联合不稳定的情况下应修复三角韧带。Bastias和Filippi在其研究中提出以下手术指征:(1)术中行外翻应力X线透视,距骨较健侧明显倾斜(15°~20°);(2)冠状面和矢状面双踝等效骨折伴下胫腓联合不稳定;(3)腓骨骨折合并严重外侧韧带断裂。Slullitel和Calvi在其研究中提出对孤立性三角韧带损伤的诊疗流程,通过评估损伤类型和稳定性(负重位内侧踝穴间隙是否增宽)制订治疗方案,对活动量较多的不稳定孤立性三角韧带损伤及不稳定联合损伤应手术治疗。Lee等认为,在外踝复位固定+下胫腓联合固定良好后,行外翻应力试验提示距骨倾斜阳性的患者,应进行三角韧带修复。因此,三角韧带修复的手术指征总结为:(1)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后行外翻应力试验出现明显的距骨倾斜者;(2)腓骨骨折合并严重外侧韧带断裂者。

慢性三角韧带损伤修复:慢性三角韧带损伤可导致旋转性踝关节不稳定(RAI),通过修复三角韧带浅层可改善症状。Hintermann等对51例非手术治疗至少6个月无效的症状性内踝不稳患者行三角韧带修复术,术后AOFAS评分得到明显提升;Hintermann等对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性平足症患者行三角韧带修复术,术后效果满意。值得注意的是,慢性损伤后三角韧带深层逐渐萎缩,无法通过缝合进行修复。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提高,部分学者采用关节镜下修复三角韧带浅层。Vega等详细描述了三角韧带“开卷样”损伤(三角韧带浅层自内踝起点处剥离)的关节镜下修复技术,关节镜下锚钉置入位置为踝关节水平线与内踝尖垂线交点的下内侧,通过套索缝合及无结锚钉固定技术进行三角韧带全内镜下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Acevedo等对关节镜下三角韧带修复操作中安全区域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描述,提示在胫骨后肌和大隐静脉之间存在一个相对较宽的安全区域,平均宽度约20.5mm(16~25mm),但因隐静脉走行存在变异,所以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大隐静脉。Slullitel和Calvi的研究表明,关节镜下修复三角韧带浅层可较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但超过50%患者的踝关节跖屈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他们认为,踝关节活动度下降是关节镜下修复技术本身的不足,而非手术并发症所致。因此,关节镜下缝合创伤小、临床疗效好,将会成为治疗慢性三角韧带浅层损伤的主流修复方法。

慢性损伤后的三角韧带重建:对于踝关节内侧慢性不稳患者(如成年人获得性平足症Ⅳ期),三角韧带深层常常无法修复,而需行异体肌腱重建术。Deland等使用腓骨长肌腱经内踝及距骨隧道固定重建三角韧带深层治疗慢性踝关节内侧不稳继发平足,临床效果满意。Pisanu等使用自体股薄肌肌腱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内踝慢性不稳患者行三角韧带重建,恢复了胫跗稳定性,经长期随访,疼痛程度明显降低。Ellis等使用腓骨长肌腱进行三角韧带浅束、深束重建;Brodell等使用半纤维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胫舟、胫跟及弹簧韧带联合重建技术治疗平足伴踝内侧周围不稳定,均取得满意效果,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Jeng等使用异体肌腱进行三角韧带浅束/深束及胫后肌腱重建,取得较好疗效。MacDonald等对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重建踝关节内侧韧带的技术,包括单独弹簧韧带重建、Myerson重建术及三角韧带‑弹簧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韧带‑弹簧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对恢复平足畸形患者内踝周围稳定性更有利。

近年有部分学者提出使用缝线带等内支撑强化三角韧带技术。通过在距骨内侧置入锚钉,再通过内踝钻孔引出缝线,将缝线固定在内踝表面的袢钢板上,形成锚对扣的内支撑强化,防止距骨倾斜,5年随访结果提示三角韧带深层内支撑强化直接修复能直接恢复踝关节内侧稳定及解剖关系,可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并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Choi等采用经皮缝合带内支撑加强胫距前韧带及胫跟韧带技术治疗踝关节内侧不稳,通过缝线固定内踝止点、距骨颈部及载距突加强三角韧带,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Pellegrini等采用Internal BraceTM对慢性内侧不稳患者进行解剖重建,尽管Internal BraceTM仅起到限制后足外翻作用,并没有弹性保护作用,但临床早中期效果明显。

慢性三角韧带修复和重建手术的术后效果很难比较。接受重建手术的患者,或遭受严重创伤而致三角韧带损伤缺如,或患有晚期获得性扁平足畸形,与接受直接修复的患者相比,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退行性距下关节炎、退变性胫距关节炎)。这些伴随病变可能对术后临床效果产生额外的影响。当非手术治疗失败且不能直接修复韧带时,使用自体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通常是最后选择。三角韧带重建术恢复踝关节内侧稳定性十分有必要,选取自体或异体肌腱进行重建并没有统一标准。

三角韧带损伤的术后功能康复

术后功能康复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必要补充,恢复内侧稳定性对踝关节支撑极其重要。但由于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复杂,修复及重建手术难度及功能康复要点不一,且损伤机制及踝关节骨性结构遭受暴力所致的破坏程度不同,三角韧带术后康复过程中非负重固定时间、物理治疗介入时机及各阶段康复要求,需依据踝关节稳定性及患者对恢复运动时间的期望值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1 三角韧带修复术后康复

单纯三角韧带损伤修复术后2周内患足非负重状态下进行短腿石膏固定,抬高腿部,以便患肢消肿。术后2周拆除石膏,改为功能支具保护,积极进行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术后4周开始,为了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踝关节活动度及减轻踝关节肿胀,逐渐开始踝关节中立位弹性抗阻训练。术后6周,去除行走支具并部分负重。术后12周逐渐开始完全负重。也有学者针对单纯单脚韧带修复术后采用更为积极的康复方案,Johnson报告1例单纯三角韧带损伤进行三角韧带修复术的患者,术后4周即开始完全负重。若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外踝骨折(旋后外旋Ⅳ型),术后需要较长的非负重时间,建议术后使用短腿石膏非负重固定踝关节6周。6周后拆除石膏,开始进行踝关节屈伸功能、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及患肢部分负重运动。术后10周患肢可承受全部重量。当三角韧带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时,术后4周踝关节非负重、中立位石膏固定,患肢抬高,此期间应加强患肢肌肉力量及除踝关节以外的各关节功能锻炼。拆除石膏后,加强踝关节屈伸训练,避免关节功能受限。术后6周后取出下胫腓固定螺钉。术后8周内在行走支具保护下,逐渐尝试部分负重。并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在10~12周恢复运动,16周内恢复跑步,28~32周内可参加竞技性运动。慢性三角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修复时,术后3~4周内穿行走支具,允许部分负重。若合并其他手术(如距骨骨软骨损伤修复术),非负重时间延长至术后4~6周内。去除支具后逐渐开始物理治疗,包括主被动功能锻炼、步态训练及负重本体感觉训练。单纯三角韧带损伤修复术后积极制订康复计划,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若合并其他损伤导致踝关节稳定环被破坏,则需延长康复计划。

2 三角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一般要求患者非负重短腿石膏固定6周,之后踝关节固定支具固定,并开始物理治疗,包括踝关节活动度、患肢肌肉力量和非冲击性强化训练。术后8周开始逐渐负重,10周后可完全负重。12周时患者在踝套的保护下穿鞋行走,术后16周才开始运动或跳跃,并逐渐恢复到以前的活动。Netto和Femino则认为,应用挤压螺钉重建三角韧带可获得踝关节即刻稳定性,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建议术后1~2周内应用支具固定踝关节,保持非负重状态。术后2周开始活动踝关节,支具保护下功能锻炼,术后6周后完全负重,且逐渐开始物理治疗,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高强度活动。近年来,随着患者对运动要求越来越高,若术中韧带重建固定牢固,可推荐患者早期进行无痛性功能锻炼,但高强度、对抗性运动应适当推迟。

总结与展望

三角韧带损伤是引起内踝疼痛及慢性内踝不稳的主要因素,临床诊疗中三角韧带损伤容易被漏诊及误诊。三角韧带损伤后不当的治疗及康复将导致踝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运动水平。三角韧带复杂的解剖结构导致其损伤时影像学表现不明显,因此,熟知三角韧带周围解剖是对三角韧带损伤做出准确诊断的前提;掌握三角韧带损伤机制是选择有效治疗方式的基础;同时,对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详细体检、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是降低三角韧带损伤漏诊、误诊的有效手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术后进行合理的康复是患者早期重返运动的关键。

目前,在三角韧带损伤诊治和康复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急性三角韧带损伤是否选择修复:三角韧带急性损伤后非手术治疗可能因异位骨化或内踝不稳等原因导致内踝骨关节炎,随着患者对运动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或成为未来三角韧带急性损伤治疗的主流。但目前缺少高等级临床证据支持急性三角韧带损伤后进行修复的优越性,后期还需进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确定急性三角韧带损伤修复与否的有力证据。(2)慢性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选择修复还是重建:目前暂无慢性三角韧带损伤后直接修复与三角韧带重建远期临床疗效对比的相关文献,这两类术式的并发症及其发生风险有无差异,还需后期进行随访。(3)慢性三角韧带重建选取自体还是异体肌腱:三角韧带重建所选择肌腱的来源并没有统一标准,对于自体或异体肌腱进行三角韧带重建术后,肌腱与骨的界面愈合后的强度、肌腱的蠕变等问题,需要进行长期随访,为后期三角韧带重建时肌腱的选择提供依据。(4)三角韧带重建时等长点的确定:在步态周期中,三角韧带均处于紧张状态,三角韧带重建后应保证在各步态项中其保持一定的张力,同时不能影响踝关节跖屈及背伸功能;其次,三角韧带深层深而短,因此在重建点的选择时,必须考虑重建三角韧带在踝关节屈伸过程中的“雨刮刷”效应。因此,三角韧带等长点的选择还需进行尸体生物力学试验的验证。(5)对于三角韧带的不同损伤类型及不同治疗方式,其康复流程缺少相关专家共识、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后期需要订制更为细化的康复流程,以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至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