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破裂术后3年随访的功能评估:全关节镜下与小切口入路肩袖修补术的对比
2011-09-29 文章来源:上海瑞金医院骨科 王弘毅 王蕾 庄澄宇 叶庭均 点击量:245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背景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病的17%-41%。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肩袖损伤的手术技术和适应症也发生着改变。之前作为治疗肩袖损伤金标准的小切口入路肩袖修补术因其良好的术后功能恢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对比全肩关节镜下与小切口入路治疗肩袖破裂术后3年的功能随访评估结果。
方法 2003-2007年期间,总共137例连续性肩袖破裂患者(137例肩关节—冈上肌破裂)被纳入该回顾性研究,最终86例(62.8%)完成了为期3年的随访(术后3月,1年,2年和3年)。其中46例患者(53.5%)接受全肩关节镜下修补术(Total Arthroscopy,TA),剩下的40例患者(46.5%)接受小切口入路修补术(Mini-open Approach,MA)。平均年龄56.1岁(38-77岁),其中TA 组55.4岁(38-75岁);MA 组57.8岁(40-77岁)。手术均由同一位外科医师操作进行,术中在直视下评估冈上肌破裂的程度和长度,统计结果两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随访功能评估项目包括UCLA 评分、ASES评分、Constants评分、疼痛VA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和患者术后满意度。
结果 86例完成3年随访的肩袖破裂患者UCLA 评分术前16.4±2.4,术后3个月24.8±2.1,术后1年25.6±2.7,术后2年30.3±3.0,术后3年31.4±3.2;ASES评分术前46.7±15.3,术后3个月82.4±18.1,术后1年81.3±13.4,术后2年93.9±16.7,术后3年95.1±14.2;Constants评分术前48.7±12,术后3个月66.1±9.9,术后1年66.6±11.7,术后2年74.3±12.6,术后3年76.7±13.2。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明显,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相对于术前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年与2年随访点之间也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既有显著的减轻(P﹤0.01),之后无明显差异。术后肩关节主动活动度中前屈和外展活动改善明显(P﹤0.05),而内旋及外旋活动未见明显改善。值得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上述各评估项目之间的对比均未见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P﹥0.05)。患者满意率在TA 组中优良率达到87% (40/46),不满意的患者中有5例在术后不同时期出现肩袖再破裂;而在MA 组中优良率为77.5% (31/40),不满意的患者中有6例在术后不同时期出现肩袖再破裂,3例并发三角肌脱离引起疼痛及功能受限。两组在满意率的对比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治疗肩袖损伤的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全关节镜下修补术和小切口入路修补术在术后均能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全关节镜下修补术并发症少,患者满意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再长期的术后功能评估是有必要的,能够明确术后长期的疗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