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应用
2010-01-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339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因手术出血较多,需输入大量血液。为了保证手术用血安全,我院自2003年3月至今对全髋关节置换32例病人在术中采取一系列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输血,达到了充分利用自体血、节约血源、 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收到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86例,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31~76岁。股骨颈骨折44例,股骨头坏死34例,强直性脊柱炎8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32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54例,54例为(对照组)输库血,32例(观察组)输自体血。
1.2 自体血回输方法
1.2.1 输血方法:观察组采用进口血液回收器,手术缝合切口前,留置自体引流血回输系统,将引流的血液进行回输,不许洗涤、滤膜、滤过,防凝后待引流一定时,直接输给病人,术后引流血必须在6h内回输,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方法。
1.2.2 评价标准:记录两组平均每髋输血量,观察两组病人输血后第1天血氧饱和度(SaO2)、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的变化。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统计描述。
2 结果
两组平均每髋输血量及输血后24h内病人SaO2、RBC、Hb值的比较见表1。表1 两组平均每髋输血量24h内病人SaO2、RBC、Hb值比较(略)
3 讨论
3.1 两组输血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全髋置换病人术中、术后出血量每髋800~1 000ml,特别是髋关节翻修术,术中出血量可达1 000ml以上。输库血时:①易通过血液传播疾病;②血中需加入大量防凝剂,易造成低钙等不良反应;③需要费用高;④需做交叉配血试验;⑤携氧功能差;⑥易出现输血反应[1]。采取自体血液回输的特点无需做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可杜绝输错血现象,没有贮存期,也就不存在血液变质问题,还可避免人体免疫疾病缺陷病毒(HIV)、肝炎病毒和其他血源性致病原交叉感染危险,也不至因输库血而引起种种不良反应。血液中RBC活动较库血好,运氧能力强,血液质量高。本结果显示观察组输自体引流血,血中RBC及Hb含量均较对照组高(P<0.01),提示输自体引流血明显优于输库血。本研究表明,自体回输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经济,同时可节约血源,减轻了病人与社会的经济负担,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
3.2 护理要点
3.2.1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6h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30min/次,观察缺血、缺血指征,及时发现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引流高峰时,引流血及时回输可避免休克发生。
3.2.2 引流管的护理:输过程中注意引流血液颜色和引流量的变化。如引流量少,可引起阻塞现象,此时用手挤压引流管保持流动;注意在为病人翻身、更衣换床单、协助大小便时保护引流管,防止牵拉、脱落、打折等。
3.2.3 注意事项:①术后超过8h引流的血液不得再回输;②仅用于无菌伤及闭合损伤,有污染伤口不得使用;③勿将采集的血同任何药物混合;④恶性肿瘤病人,全身或大面积感染禁忌自体输血。但自体血回输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相关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吕厚山,寇伯龙,高 彤,等.自体输血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