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

2010-01-15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980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 报告45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与疗效。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6月,共完成45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根据损伤情况进行半月板全切、次全切或是成形术。其中24例(53.3%)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21例(46.7%)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45例患者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2.5个月,手术前后采用Ikeuchi评分对膝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肿痛症状消失或减轻,活动度恢复正常,未出现手术并发症。Ikeuchi评分优良率84.4%。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有创伤小,疗效好的显著优点。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盘状半月板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为一常见膝部疾患,由于软骨形态的异常,关节运动时易继发损伤破裂,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和机能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半月板全切除术,术后易引起膝关节早期退变的发生。近年来微创关节镜下手术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手段。可依据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对半月板进行全切除、次全切除或成形术。现对2003年7月~2007年6月共45例盘状半月板损伤镜下手术进行总结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8~56岁,平均32.6岁。按Watanabe分型:完全型36例,不完全型8例,Wrisberg型1例。合并损伤按Smillie分类:水平层裂17例,放射裂8例,纵行撕裂7例,复合裂13例。8例合并骨性关节炎,7例合并内侧滑膜皱襞。

    1.2  临床表现: 病程2个月~6年,患者主要特点为有膝关节外伤史,全部病例均有疼痛,关节弹响28例,绞锁18例,打软腿29例,伸直受限5例。查体:所有患者股四头肌萎缩,弹拨试验阳性15例,麦氏征阳性26例,摇摆试验阳性38例。MRI诊断为盘状半月板并撕裂40例。

    1.3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或硬膜下麻醉,气囊止血带下常规膝前外侧、前内侧入路,依次检查关节各部分,关节置于“4”字位。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对半月板进行全切除术、次全切除术和成形术。切除原则是切除已撕裂部分并尽量将残留的稳定半月板修整接近正常半月板形态,常规为关节镜器械与射频汽化仪结合使用,保证保留的半月板内缘为平滑的斜坡面。

    本组对盘状半月板中央部位的撕裂行部分切除成形术,保留的边缘宽度为胫骨平台的1/3,宽度约6~8mm,术中做麦氏试验如仍有轻度绞锁或膝不能伸直,说明保留周缘仍多,需继续切除至无上述征象或恢复伸膝功能;对于近滑膜缘撕裂行次全切除术,术中充分利用裂口尽量保留足够的边缘;如果半月板边缘已经受累不稳定则行全切除术。术后当日麻醉过后开始直腿抬高锻炼,间断局部冷敷48h,第2、3天开始保留主动屈伸运动,术后3d下地。

    2  结果 

    本组45例,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2.5个月。45例患者中24例患者半月板撕裂严重,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21例(46.7%)患者行部分切除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膝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活动恢复正常。6例术后1~3个月行走时不适或伴有弹响,随后逐渐消失。全部病例术后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等手术并发症。参照Ikeuchi评分[1]方法,将治疗结果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优良38例,可7例,优良率为84.4%。

    3  讨论 

    3.1  盘状半月板的发病: 文献报道,膝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与种族密切相关,西方少见,美国、英国等白色人种发生率

分享到:
已有 1 条评论
登录|注册后发表评论!
#1
盘状半月板可以保守治疗吗
发表于:2011-05-19 18:05:36  IP:118.78.2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