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海峡两岸脊柱外科人工颈椎间盘共同手术及视频研讨直播在积水潭进行
2008-06-13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245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08年6月1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台湾奇美医院的顶尖脊柱外科专家首次合作实施「海峡两岸尖端脊柱合作手术-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同时海峡两岸首次网络联机进行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病例讨论及现场手术直播。
首次海峡两岸手术直播及视讯研讨的目的是1.搭建一个两岸医疗卫生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藉由此平台,海峡两岸的医疗界同仁可以探讨医疗卫生界共同的话题、分享各自在临床医疗院经验,2.发挥海峡两岸医疗卫生行业各自优势:两岸医疗卫生行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更希望借此良机促进双方进一步的合作交流。
手术非常顺利,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和台湾奇美医院脊椎中心主任高振兴共同主刀,为患者置换了两个颈椎间盘,手术历时2小时,于11:30结束。此次手术对象为长年居住大陆,于厦门设立工厂的台商A先生,七年来颈部及双手臂麻木疼痛逐渐加剧,每天靠止疼片才能工作入睡,为此专门返台就医,由奇美医院脊椎中心主任高振兴医师诊断出是颈椎病变并神经压迫,手术治疗可痊愈,患者工作繁忙无暇就医,隔日立即赶回大陆,并希望能在大陆就医手术。高振兴深知田伟院长能胜任这个手术,两人籍此次手术策划了首次海峡两岸高端脊柱共同手术及视讯交流会议。希望由台湾、大陆双边专业医疗人士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台商,更是包含了两岸外籍人士及台商眷属。6月11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同时海峡两岸首次网络联机进行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病例讨论及现场手术直播,以建立两岸医疗合作,建立临床医师透过屏幕交流会诊的通道。
2003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最早在中国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目前大陆国内施行该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在2003年12月 ~2008年5月2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已成功进行了198例、236个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奇美医院脊椎中心主任高振兴于2006年4月19日完成全台首例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后已陆续完成135例患者共190节颈椎人工椎间盘,是全省颈椎人工椎间盘手术施行最早、患者及经验最多的医院。此次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和台湾奇美医院脊椎中心主任高振兴共同手术,建立了海峡两岸脊柱外科高端临床治疗手术全新合作模式。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作为一项世界尖端的脊柱外科手术,代表了今后国内颈椎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常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颈椎手术之一,术中首先摘除突出部位的椎间盘,再将相邻两段椎体“焊接”在一起,其最大缺点是颈椎的融合可能会造成颈椎活动范围受限,邻近间隙的间盘退变加速,甚至压迫神经,使患者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作为最早独立开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施行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在2003年12月至2008年5月20日,已成功进行了198例236个Bryan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为56%,而颈椎的活动度不会因为假体植入而受到限制。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介绍说,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于2003年底引入我国,该术式是通过前路切除椎间盘后,在椎间隙植入一个可以活动的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代替原来的椎间盘,以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相邻节段出现继发性退变的目的。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可以解除压迫,还可以保留颈椎间盘的部分活动,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实际意义。
田院长介绍该患者全麻苏醒后就可以下地活动了,3天至1周时间就可以出院上班了,病人能明显的感觉到颈部与手臂的麻木疼痛消失了。下午2:00,术后的A先生非常清醒,四肢运动良好,夜班护士李文娟问他感觉怎样,A先生说“OK”!
台商到中国大陆投资、贸易、子女在地就学等,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经济潮流,根据统计,目前大陆台商及其眷属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其人数之众,不容小觑。台商跨两岸经济模式衍然成为趋势,数十万台商如何在大陆以及台湾能够兼顾个人与家庭的医疗需求,亦成为浮上台面的民生问题。
对多数台商而言,大陆的医疗健康照护问题,常是台商生活中的梦魇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陆幅地广大,医疗资源不足,分布更不平均,城乡医疗水平差距甚大,尤其两岸的医疗模式与用药态度相差更大。另外,源于对当地医疗的无法信任,很多人真的生病时,宁可请台湾的朋友寄药来大陆也不愿意到医院而延误病情,使小病演变成重大病症。一旦生病,病情稍为严重者,大部分的台商仍会选择提前返台就医,此时必须告假返台,花钱费时,又饱受舟车劳顿之苦。可见台胞的就医问题必须积极设法解决。
两小时手术结束后,田伟院长和高振兴主任一起通过视频回答了台湾与大陆医生及各媒体记者的提问,达到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优势明显,患者满意度高,恢复快,早期可以实现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