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灾情就是命令
2008-05-22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325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5月13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按照卫生部要求派出一支7人医疗队。
5月14日,田伟院长主动询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否需要援助。因为他们是西南的医疗中心,也是重症伤员的收治中心。他们已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希望积水潭医院能派出一组骨科专家、麻醉医生及骨科护士前往接收一个病房,援助治疗。医院紧急组成8人的第二支医疗队于15日前往成都华西医院增援,到达后迅速投入工作。
田伟院长为更准确的了解现场情况,进一步调整救援人员安排,5月16日晚19:00亲自率领骨科7个科室的主任专家一行14人的第三支医疗队携带部分专用手术器械火速前往四川。到达成都后,首先代表医院看望了成都医疗队的全体人员,对工作情况进行了细致了解,并住在队员们下榻的天使宾馆。
18日,田院长参加了华西医院骨科早交班会,该院骨科主任裴福兴教授举行简短的欢迎仪式,随后介绍了医院目前收治灾区伤员的情况:自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医院共收治病人1300余人,其中重病号集中在骨科,约600余人。目前每天约100名左右伤员被送到华西医院,医院面临地救治压力很大。积水潭医院医疗队负责华西医院一个眼科病房临时改成的骨科病房的医疗工作,共有患者80余名,以脊柱损伤及四肢骨折为主。医疗队队长张力丹主任介绍,目前病人均已经过分诊和初步救治,将于17日开始安排手术。医院专家组决定首先由创伤、手外及脊柱专家立即开展手术。
17日上午10点,田伟院长率部分专家前往另一支医疗队所在地震灾区绵阳,看望队员了解情况。在华西医院和当地解放军的帮助下,下午到达绵阳,这里的环境及条件相比成都相差很远,市区尚无明显房屋倒塌,但郊区受害极为严重。第一支医疗队在绵阳市骨科医院工作,该医院属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全院共150张病床。自12日地震发生以来共收治灾区患者 1000余名。因距离重灾区北川县比较近,受灾之初收治了大量患者。首支医疗队自15日赶到绵阳后就立即投入紧张救治工作,因医疗条件所限医疗队进行的救治工作主要以分诊、急救处理、外固定、截肢以及清创缝合等较简单手术为主,工作量较大,医疗队员十分辛苦。绵阳距离重灾区较近,受灾相对较重,生活条件较差,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队员们的工作热情。目前这里不需要专家医生的援助。
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和脊柱外科副主任刘波紧急商讨伤员手术方案
田伟院长在刘波主任配合下为胸腰椎骨折伤员手术
田伟院长在辽宁医疗队护士配合下紧急手术
医疗队两名麻醉医生为田伟院长行手术的伤者麻醉
当了解到还有两名医护人员被派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北川县擂鼓镇建立前方医疗点,田院长立即决定不怕危险去探望医疗队员。北川擂鼓镇是重灾区,为此次抗震工作的第一线。在绵阳市骨科医院配合下,田院长一行于下午4:00到达北川县境内。一路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和大批的难民。盘山道路被毁严重,路旁各种巨石塌方堆积,在距离擂鼓镇1.5公里因有大批武警部队的车辆集结无法通行,田院长当即决定步行进入灾区。进入擂鼓镇后发现受灾严重,全部房屋倒塌,环境恶劣。医疗点设在擂鼓镇口的帐篷内,没有水电,没有手机信号。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闷热的空气夹杂着时常飘来的难闻气味使人难以忍受,几乎与世隔绝。不时发生的余震和将出现的疫情让我们为在此工作的医疗队员捏了一把汗。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医疗队员们仍在为救治更多伤员,为支持灾区医疗工作做着不懈努力,凭借坚韧、顽强的意志支援着赈灾工作。他们承担被救出人员抢救及过路逃生灾民伤口的处理。当田院长得知此处医疗队是24小时轮换制时才松了一口气,他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并慎防疫情发生。田院长一行人于下午4:45分离开北川返回绵阳,此后收到卫生部的紧急通知,北川县大堤可能会出现危险,随即医疗队员和其他救援部队被撤离擂鼓镇,返回到绵阳市内驻地。
18日,田院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