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生教授个人简介

2012-06-25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123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王义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长垣人,1976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骨科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1999-2002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院骨科研修(博士后)。

    现任郑州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河南省股骨头坏死诊治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关节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河南省分会理事长,CSOSSICOTAPAS SAS国际学会理事,河南省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会长。《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2家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Journal of Arthroplasty(中文版)杂志副主编。《美国CORR杂志》《美国JBJS杂志》《印度骨科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英文杂志特邀审稿人。

    从事骨科专业36年,专业特长: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研究方向:骨坏死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研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2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专业论文219篇,著书18部,24次获科技成果奖16项。于国内首创“骨内压的动物实验与跟骨内骨内高压症研究”,填补国内外空白。1988年独创双支撑骨柱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优良率达96.3%1998年制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首次在国际上证明酒精中毒是骨坏死的一个确定病因。1999-2006年研究证明酒精诱导MSCs成脂分化,是酒精性骨坏死的新发病机理,填补国际空白。2006年从基因水平上证明葛根素能够预防小鼠酒精性骨坏死的发生。2006-2009年采用RNA干扰高效阻断PPARγ基因表达,预防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生。2009-2012年研究证明酒精、激素可抑制兔MSCs中神经肽基因及其受体的表达,开辟另一个新思路“基因修饰干细胞骨组织工程”治疗股坏死。30多年来,结合临床以系列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开创10余种新术式,诊治股骨头坏死逾万例,效果优良。酒精性骨坏死研究” 2000年荣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优秀论文奖、2004年获全国首届骨科留学归国人员优秀论文奖。先后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河南省助残模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荣获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王义生教授

分享到:
已有 20 条评论
登录|注册后发表评论!
刘志刚 #2
好一个长垣人
发表于:2012-06-28 20:06:28  IP:125.41.49.66
刘志刚 #1
好一个长垣人
发表于:2012-06-28 20:06:26  IP:125.41.49.66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