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

第一作者:邓书贞

2012-07-05 点击量:1793   我要说

邓书贞   杨建平   张中礼   龚仁钰   王春会   曾裴   蔡少华  杨红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5 年8 月至2011 年1 月, 应用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20 例22 髋, 其中18 例20 髋获得随访。男4 例, 女14 例;年龄7.5~15.0 岁, 平均11.4 岁。5 例6 髋为Perthes 病残留畸形, 13 例14髋为发育性髋脱位手术后股骨头坏死。4 例4 髋曾行大转子阻滞术。均行大转子移位术, 矫正畸形后以拉力螺钉固定, 术后石膏裤固定6 周。结果 随访14~79个月, 平均31 个月。术前有行走后疲劳不适感或髋关节疼痛18例, 末次随访时消失或改善13 例;术前16 例存在跛行、Trendelenburg 征阳性, 末次随访时改善9 例;术前12 例13 髋存在髋外展受限, 术后明显改善, 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外展范围(45.38°±1.05°)与术前(25.38°±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转子尖到股骨头上缘关节面水平的距离[(17.47±3.14)mm]、大转子尖到股骨头中心距离与股骨头半径之比(2.10±0.21)与术前[分别为(-2.89±4.62)mm、1.59±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下肢长度差(0.78±0.26)cm, 与术前[(0.83±0.33)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 大转子移位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恢复股骨近端正常解剖关系, 重建髋关节生物力学环境, 但不能改善下肢不等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