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间纤维性融合重建兔脊柱稳定性的初步探索

第一作者:刘好源

2012-12-03 点击量:667   我要说

刘好源   黄哲元  陈峰嵘  黄建明  龚 灏  徐天睿   简国坚  王博文   陈瑞松   易碧龙

目的 探讨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 15例多节段(≥3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均接受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固定术.男9例,女6例;年龄51~80岁,平均56岁.术中对C4、C6椎体行次全切,在保留C5椎体基础上切除其后缘增生骨赘、突出的椎间盘和(或)骨化的后纵韧带,在C3~5和C5~7进行结构性植骨,以C5椎体为中间固定椎体行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摄X线片和三维CT重建评估融合程度;同时行MR检查,以观察脊髓减压程度和脊髓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9~42个月随访,平均26.7个月.15例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3.44+2.81)分改善至术后(16.16±2.19)分.颈椎序列由术前1.16°+11.74°改善至术后即刻14.36°±7.85°,末次随访时为12.92°±6.17°.术后声嘶2例,吞咽困难1例.结论 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结合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可靠.保留C5椎体提供了额外的把持力、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跨多节段植骨内固定而导致的内固定失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