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干预时机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第一作者:潘 钰

2013-01-07 点击量:671   我要说

潘 钰    汪 璇    刘 萍    陈 赞   王玉兰

  【摘要】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干预时机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脊髓损伤组(SCI组,n=10)、急性期刺激组(ArTMS组,n=10)和亚急性期刺激组(SrTMS组,n=10),SCI组、ArTMS组和SrTMS组大鼠建立T10脊髓右半侧横断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开,不横断脊髓,正常对照组不行手术处理。ArTMS组和SrTMS组大鼠分别于术后4d和18d开始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强度的35%,刺激频率为10Hz,每序列5s,间歇2min,连续10个序列,每日1次,每周5d,连续2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CI组不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大鼠术前与术后3d、10d、17d、24d、31d和38d分别进行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评价右后肢运动功能;术后38d取右后肢胫前肌,采用ATP酶法(pH 4.6)行肌肉病理染色,观察肌肉形态并测量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结果:5组大鼠术前BBB评分均为21分,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均为100%。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与术前比较无变化。SCI组、ArTMS组、SrTMS组术后3d 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SCI组和SrTMS组术后31d和38d BBB评分有所恢复,与术后3d和10d比较差异显著(P<0.05),SCI组和SrTMS组术后24d、31d、38d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与术后3d和10d比较差异显著(P<0.05)。ArTMS组术后17d、24d、31d、38d时的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明显高于术后3d和10d(P<0.05)。SCI组和SrTMS组术后3~38d各时间点BBB评分、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rTMS组术后3d和10d BBB评分、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与SCI组和SrTM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rTMS组术后17d、24d、31d、38d BBB评分明显高于SCI组和SrTMS组(P<0.05);术后17d、24d、31d、38d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明显高于SCI组(P<0.05);术后24d、31d、38d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明显高于SrTMS组(P<0.05)。术后38d时,SCI组大鼠右后肢胫前肌1型、2A型、2B型肌纤维直径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变小(P<0.05);ArTMS组2A型肌纤维直径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变小(P<0.05),2A型和2B型肌纤维较SCI组明显增粗(P<0.05),1型与SC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rTMS组大鼠2A型和2B型肌纤维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变细(P<0.05),2B型肌纤维与ArTMS组比较明显变细(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早期干预可促进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改善部分肌肉萎缩,急性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亚急性期治疗的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