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随笔:脊柱结核的分级标准

2013-06-17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71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结核目前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患之一。肺外结核发病率约占全部结核病患者的20%,骨关节结核约 占肺外结核的10%,其中40-50%为脊柱结核。WHO报告(2006)世界每年约有900万新增结核病患者。据此推算,每年大约增加9-18万脊柱结 核患者。2002年统计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0万,推算应有脊柱结核患者5-10万。

    结核性病灶、病理性骨折脱位等病变均有可能压迫脊髓,导致截瘫或四肢瘫的发生。脊柱结核的分类方法众多,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由土耳其Gulhane军 医研究院于2008年提出的GATA分型。这一分型的依据不仅涵盖了椎体及周围组织的破坏、脊柱畸形程度等常见分型指标,还包括了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并对 不同分型提出了治疗意见,为临床治疗脊柱结核提供了指导。具体分型如下:
 

类型

病损

治疗

I型

A

椎体破坏位于椎体内部,一个节段间盘发生退变,无椎体塌陷,无脓肿形成,无神经损害

细针穿刺活检及药物治理

B

脓肿形成,一或两个节段间盘退变,无椎体塌陷,无神经损害

脓肿引流及病灶清除

II型

椎体塌陷(病理性骨折)

脓肿形成

后凸畸形(前路手术可予矫正)

畸形稳定,伴或不伴神经损害,矢状位指数<20°

1.前路病灶清除加融合。

2.存在明确神经损害的应加行减压手术治疗。

3.应用皮质骨柱行融合手术治疗

III型

严重椎体塌陷

脓肿形成

严重后凸畸形

畸形不稳定,伴或不伴神经损害,矢状位指数≥20°

1.前路病灶清除加融合。

2.减压。

3.畸形矫正加内固定(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