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为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保护脊髓,促进融合,术后护理和早期康复提供了条件。椎弓根是固定“力核”这一观念导致坚强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许多学者纷纷探索脊柱内固定从最初的棘突钢板改进为Harrington棒、Luqne棒,再进而改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三柱坚强内固定系统。坚强内固定增加了融合率,但却由于承受大部分的载荷,而使固定段分享的载荷大大减少,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减少生理性应力;同时坚强的固定使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的承载改变,椎间盘压力增高,节段活动度增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1-4]。为避免或减少传统坚强内固定(刚性固定)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弹性内固定(动态固定)方式,认为相对于刚性固定具有许多优点[1,19-21,24]。
一、脊柱坚强内固定的优点
通常使用坚强内固定装置矫正畸形、稳定脊柱,骨融合率较高,减少了假关节形成。Zdeblick[5]评价了无内固定,半坚强内固定和坚强内固定对脊柱融合影响,发现坚强内固定融合率高于其他二组固定。Kotani等[6]实验表明经椎弓根螺钉的坚强内固定系统能对缺陷的前中柱起保护作用,抵制偏心应力,融合好。 Johnston等[7]研究表明坚强内固定在植骨区域限制植骨相邻椎骨的运动,包括消除了所有应变,极少不愈合。
二、坚强内固定对长骨与脊柱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