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争鸣主题

糖皮质激素:再次从幕后走到台前?

2007-07-26 文章作者:admin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上世纪中叶,糖皮质激素一直被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被认为是治疗RA的“灵丹妙药”。但是,随着人们对糖皮质激素不良作用的不断认识,以及新的治疗药物的使用(或老药新用),在上世纪80年代后,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RA的二线、三线药物。

     在RA治疗的“金字塔”方案中,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适当锻炼”、“患者教育”作为最初的治疗措施,是金字塔的底部,对此无效的患者逐步加用青霉胺、金制剂,再上一层是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在金字塔的顶端是试验性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由此可见,临床医师对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RA已持非常保守的态度。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仅用于活动性关节炎同时伴有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出现严重内脏受累,以及对NSAID、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等常规治疗药物无效的患者。且在药物剂量、疗程选择上,主张短期(不超过3个月)和小剂量治疗(泼尼松每日剂量不超过10 mg)。

     近年来,人们对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RA有了新的认识,对其疗效以及对RA预后的改善有了新的期待,在2007年EULAR年会上,这一点得到充分的体现。    

    糖皮质激素也是一种DMARD

页面

订阅 RSS - 焦点争鸣主题